出神时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光景,若是能回得去,大部分人都会很愿意回到那个时光里。而今执念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身为男子,在如今这个年纪倘若没有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时不时便食不甘味,虽然也会恨恨地去骂几句含着金汤匙的人是如何地靠着自己的好命得到一切,却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消磨了志气。
之前我写过一些上海适合做聚会活动的场地推荐,这次再来补充一下。 1,上次所提到的@咖啡(杨浦区政民路196号),在我跟@陈虎aita的建议下,他们改名成了爱塔咖啡,这里将于2月初试营业,在2月份我也会去办一些it活动,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作为上海的资深活动控,我相信大家都有参加或者主办行业聚会的经验,我以自己办过的一些场地为例来说说办活动需要注意的的点。
近日的种种事件在微博上扩散传播,先不讨论其正伪,光是传谣辟谣已经占了微博多大比重了?这两天不少用户在反思围观的问题,大意是围观在过去的年代对民众造成了伤害,实质今日依旧没有很大的改变,世界变了,载体也变了,人物也变了,民族性确实没有变多少,不是一直让你传承着么。
再去讨论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是不是过热已经有点out了,而身边正在找寻投资或者正在和投资公司接触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之前的大半年时间我的工作有很大的比例就是接触vc,虽然网上行业专家很多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也想作为一个创业者来给正在融资或者需要融资的朋友一些简单的建议。
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一直是胜者为王,即便是有了一定江湖声望,对于“微创新”这个中国概念的诠释,还是避免不了被口诛笔伐,比如颇有江湖风范的kaifu lee,也逃脱不了被戏谑“李开始复制”,旗下的创新工场更是经常有一些类国外互联网产品的东西问世。
  前阵子和朋友聊天,忽然因为一个观点而争执起来。 他认为,互联网产品应该用户体验第一,而在我眼里,这则是冠冕堂皇的一句话,没有太大的意义。
初识verycd大概是在6、7年前,具体的时间记得不太清楚,当时身边开始有人用verycd,是因为btchina上虽然资源丰富,却假档太多,verycd上都做好了目录,分门别类,而且不同的资源都有做整理,好的资源版本都不会重复。
  上个月的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目前国内的LBS网站只做到了check-in,而签到之后,并没有为用户后续提供太多的价值,假如你把你的动态全部同步到了各个平台上,但是对于你的followers来说,这些信息却很可能是垃圾信息。是的,我们只是觉得你经常分享一些奇闻异事,或者击节于你对时事的评论,却不代表我很关心你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看电影,一个人尚好,如果关注的人在吃饭时间都纷纷签到,就让关注的人大喊吃不消了。
突然想到写一写这个话题。我不算是朋友遍天下那种人,时不时还有点内向,可能每个人身上都不止一个人格的关系,毕竟又是个学商的,也没有什么独门技艺傍身,因此想要这十里洋场混出点名堂还真是不容易。
很久之前我就想说说这件事。因为我是个天性不太喜欢守旧的人,对于OT(overtime)这件事总觉得有几句话要说。
卡洛驰(Crocs)的洞洞鞋大家都不会陌生。百度了下相关资料后我放弃了追究其最早进入中国时间的想法。我不知道最早的山寨是什么时候,但是2008年夏天女友在上海的出版社实习,陪她去逛宜家的时候外面就有小商贩在卖山寨了。这不是本文接下去要说的重点,而是当时尚和山寨碰撞,电子商务又在何种程度上让一个过气的产品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