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筆停的一段不短的時間,這段時間,一別於過去,除了去了幾趟上海、成都,大部分時間都在台南,跟在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搏鬥,工作忙碌又要陪小朋友再加上這段時間並無看到什麼比較有新意的創新,因此,乾脆少說點話... 這段時間才真正開始慢下腳步來思考一些事情,因為工作的關係,再加上這段時間被不少對岸獵頭機構的騷擾(XD),倒是從中探出一些產業界的端倪,還蠻讓人振奮的一些事情正在發生中,因此,覺得似乎可以再花點時間,讓「三十而慄」持續的(雖然不會太頻繁)有些產出來跟大家互動!
我是個很有遠見的人,一向為生活做長遠打算。為防止日後流落街頭,我讀了《貧窮的本質》,想知道貧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即便以後我窮得只能撿垃圾吃,也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這本書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花費十五年時間,在五大洲最貧窮地區做調查得來的成果。他們尋求的問題跟我一樣——貧窮是怎麼來的?
四月新竹一場結合科技與文創的論壇會上,聚集所有專業講者與文化部門的長官,其中一位講者穿著相對休閒的服裝,稚氣未脫的臉龐帶有濃濃的學生氣息,簡短的報告中,瞬間讓全場熱血沸騰,他談的是夢想,是偏鄉小鎮如何透過文創復興,進而帶動青年返鄉熱潮,他是何培鈞,近年來最夯的文創企業家。在竹山創立的民宿「天空的院子」在網路上傳言,是中台灣最美的民宿。
快樂是什麽? 收到意外的禮物包裹? 吃到好吃的美食? 和心愛的人共度一段有品質的生活? 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GNH(國民快樂毛額),而非傳統的GDP(國民生產毛額)。2010年,從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始,一陣「奉上幸褔」的快樂運動旋風襲捲全球。
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我更願意做我自己》,這個標題第一瞬間就吸引了我的注意,當今這個社會,最難的就是做自己,而且做自己有時也被認為自私,甚至是任性、幼稚、無知,因為總有那麼些事情,我們需要帶上虛偽的面具應對之
緣,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是扮演著一個很畫龍點睛的一筆,有些人,你一出生,就註定跟他有緣,這是與生俱來的,直到有一天人老了,該停機了,我們才很不捨的告別他,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大自然的規則,沒有人,甚至沒有一個生物可以例外,但明明知道有一天離開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我們還是很驚訝,很難以接受,痛哭一場,之後才感嘆人事變化無常,學著不那麼執著,學著豁達一點,因為我們還需要面對自己的明天...
一直都想寫些什麼,記錄下自己這幾年的生活狀態,來年回首,可以有個比照,但這幾年,自覺心態老的快,感觸越來越多,想寫想分享的越來越少... 每回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千瘡百孔慘不忍睹,過去這些年好像是無數場的無間道交接著重複著上演
我已經忘記自己曾經想像過自己在30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學會只做一些火燒屁股的事情,想一些火燒屁股的決定,享受自己每一步決定所帶來的當下或好或壞的時光,學會像一個癌症病人般從不去想像縹緲得太遠而無法企及的將來,做一些隨時都會被生活篡改的計畫。
前一陣子,微博上出現了一個號稱所謂“辟謠”  的文章,文內提到了一些我們過去所熟悉的名人所留下的名言,甚至說這些名言都被誤讀、斷章取義了,其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愛迪生的那句...
我在坐地鐵的路上讀著《月亮與六便士》(在路上反而成為我最有效率的讀書方式),跟著作者毛姆緩慢的鋪陳,遊走在一個純粹理想主義者世界的邊緣,想一窺究竟,卻又不敢靠得太近,怕真正理想主義者的英氣會把自己逼得無路可退。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扣掉睡覺的8小時與三餐的3小時、通勤的2小時等等…你還有多少時間去處理生活、工作、感情、親情…那麼多的事情? 所以”管理學”告訴我們要以四個象限來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重要又緊急的事、重要但不急的事、不重要但緊急的事、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
生活一直在忙碌中,一直都想靜下來寫點文章、感悟,但每每有這個念頭,準備起筆,就立即被一些瑣事把思緒打斷,今天在杭州開完會回上海的高鐵上,雖然千頭萬緒,但突然在手機上“打”下了最近很深的一個感悟...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