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媒體的應用:先利他而後得利-三十而慄

很多人說在中國,讓電子商務來發展成為社交型的電子商務,或者是透過一些現有新浪微博或者其他類似的平台來宣傳賣東西,很難得到顯著的效果,多數人把這種現象歸咎於互聯網上的網民沒有忠誠度,見利思遷,而互聯網本身讓訊息變得很透明,用戶很容易比較出哪個才是最佳的,而業主們急於見到效果,往往也陷入了這種優惠的競爭…

但是,我認為這只是重要的理由之一,我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當網民在微博上或者其他媒體上接收到一個優惠訊息時,他們並不會立即叫好,因為過去的人生經歷,往往也先產生一種懷疑的態度,首先懷疑的是對方到底有什麼企圖,會不會是騙人的,會不會根本就是個幌子,或者在這麼大的優惠背後是否隱藏什麼陰謀,這也是人性的問題,尤其在這個大家都急於求成的年代…

我想要先比較一下Facebook或者Twitter跟其在中國的一些跟隨者(如:人人網以及微博)的狀況,當年不管是Facebook或者Twitter,他們創立之時,其實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只是先讓每個人的人際網路可以串接起來,原本線下的,難以跨越地界的溝通的,現在有了這兩者的平台,可以有一個低成本且方便操作的管道,這是基於興趣而建立的,往往沒有周全的考慮到以後的商業模式,可以說他們的出發點更多考量到"利他",在這種種條件之下,人們也樂於使用,並且推薦其他親友加入;然而相對於此,當我們接受道新浪微博或者人人網的加入邀請時,我們首先思考這是不是平台的伎倆,可能有什麼風險,上面的朋友多不多,要不要使用真名或者放個人資料等等,因為這些平台的出發點不是"利他",而是藉力使力,期望他的事業版圖能夠更上一層樓,起碼這個新的網路應用不能讓其他同業搶了頭彩…

今天看了天下網商的一篇文章,他們引用了國外的數據稱,一個Facebook粉絲的價值平均是136.38美元,Facebook粉絲每年比普通用戶多消費71.84美元。當然這個數據僅供參考,畢竟我們無法求證,只是他一定有某種程度的準確度,而我認為對於這個數據,這些跟隨者的微博或者社交媒體也好,都只能望其項背,原因就在於這個出發點所導致的結果…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不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而是讓人感覺到其背後有什麼意圖,這將導致很大差異的結果,當然在中國人的社會,本身就比較缺乏信任感,這也是一個潛在的不利因素…

我認為社會媒體想要提升流量變現,或者想利用社會媒體做好行銷,首先要幫助你的用戶解決他的問題,也就是利他主義所說的,先幫別人取得成功,進而讓自己也成功…

如何做到呢?這還得從出發點來思考,究竟如何解決用戶的問題,我想可以濃縮成幾點,你的潛在用戶對什麼話題(或者問題)感興趣?你能夠從中提供他什麼幫助?你的幫助對他是否真正有價值?

最近很多人拿一個化妝品連鎖賣場Sephora來作案例,這是一個銷售各種知名品牌化裝品的連鎖賣場,他們最近推出了一個Beauty Talk的網站,提供各種化裝美容的訊息,以這種向前延伸的售前服務來提升自己的專業度與知名度,同時又提升用戶的信賴感,進而提升轉換率,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研究看看…

應該說,社會媒體本身所帶來的銷售行為並非主動性的,如果是主動銷售的話,用戶更可能會直接上搜索引擎查找並直接產生購買行為,而社會媒體上更多是口碑,也就是看到別人在討論的話題,比方說到哪裡去旅遊?買什麼牌子的奶粉?或者是哪裡正在打特價?…等等,這是一種被動式或者是恐慌式的銷售行為...

因此,社會媒體並非不易操作,而是如何作?出發點是什麼?亮點在哪裡?事實上這並不是說今天做了一個行為,明天就可以立即收割的,而是要比較長時間的經營與投入,他更像是一個知識庫,或者一個堅強的客戶服務,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在這個缺乏信任的環境中培養起忠誠度以及願意幫你口耳相傳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