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合作提案的關係,最近接觸到不少的大企業,每當我應邀步入這些的公司殿堂之時,一種對這些企業欽佩的感受油然而生,確實他們多半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以及累積,征戰了無數的沙場,因此壯大到了今天這個令我這個小創業者敬佩的規模…
確實,在過去即便在當今,他們都是典範,成功的象徵,也是我們多年創業以來的學習對象,但為什麼今天我有這個機會步入他們的公司呢?正因為這是一個新經濟跟舊經濟交會的時代,這些傳統的企業開始意識到了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新型態企業加入了他們原本熟悉的競爭市場,同時因為採用了新經濟的遊戲規則,很快速的搶食到了一塊他們過去吃不到的市場,甚至慢慢的侵蝕到了他們原本的市場佔有率,更可怕的是這些規模小且彈性十足的新競爭者以一種他們看不懂且沒有他們過去那麼大資本的方式,就迅速的做到一種快要可以跟他們分庭抗禮的規模…
因為在原有的經濟遊戲中打滾太久,因此他們面對這種新的競爭較為陌生,不是看不懂就是小看了新經濟的潛力以及威脅,創新兩個字也許說來簡單,也許他們也懂創新的重要性,但在於過去,創新僅意味著產品的創新、生產過程的創新,並非競爭方式或者整個競爭環境的改變…
因此他們多半用這種固有的成功思維來面對新的挑戰,就我個人過去的經驗中,可以歸納出兩種既有的觀念,我認為如果在這兩個方面如果無法跟新經濟(高速數位時代)的特性做掛鉤妥協,那麼很可能這些成功的企業,未來所面臨的將是生存的保衛戰…
到底是哪兩個觀念呢?第一個是有錢慢慢磨,第二個是過度依賴經驗資歷…
首先,因為這些大型企業都是十年磨一劍而得來的成果,他們深刻感受到只要有錢,就可以慢慢磨、慢慢熬,總有一天會找到一條出路、找到一個對的方法,並且再一次的登上企業的高峰,對此我不表示否認,事業都需要時間的累積,但累積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學習力以及方向的把控,有足夠的資金只能說比對手有更多的犯錯機會而已,不代表就會成功,因為在新經濟中,更多的是有想法有衝勁卻沒有錢的小團隊,因為有一個很好的創意,加上團隊的執行力,以及絕佳的時機(Timing),所以短短幾年,他們就從默默無聞到IPO,這是因為市場不缺錢,缺的是好的商業模式與團隊,同時又能抓緊用戶的需求,甚至創造出新的需求,加上新時代免費經濟的力量(口碑病毒式宣傳),因為這是一個更高速的時代,雖不至於用跑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馬拉松,但隨時必須有快速反應的準備,保有快速決策的彈性很重要,這是定勝負的關鍵…
我必須說不少的大型企業,其實一直在嘗試用較高的成本加上錯誤的方法累積錯誤的經驗,這些到底是幫助企業在心的競爭環境中走向成功還是步向緩慢的死亡,我一直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第二點,大型企業的用人經驗法則,在這些穩定的大企業中,除了高層是比較有業務開創性的人才之外,都是屬於求穩定的人才,這是因為企業內需要能夠按規定執行的人,因此大型企業中常見的人才都是多年經歷但較少能夠說出他們有什麼作為的人,甚至就算他們能夠說出他們在原本的企業中的貢獻,這些經驗值不見得在新經濟中適用,因為如今的新經濟日新月異,即便今天一個新的創意,明天也許過時了,因此在這個環境中,更重要的是靈活的想法與不斷天馬行空的創意,這些甚至是沒有經驗可循的,因為這如同瞎子摸象,對於舊經濟有豐富成功經驗,或者緊守固有管理規範的人才,他們將更不易突破自己的經歷限制,是以我們看到Facebook為代表的這些新經濟體,他們往往是來自二十幾歲的年輕團隊,他們的思想沒有邊際,但他們也許在求職的過程根本得不到大型企業的青睞…
我並不是批判這些傳統的企業,而是直接面對問題找出對策,這是一種新經濟的時代,這個年代具有更高度的不確定性,也還沒有所謂的完全代表性的企業,浮出台面的也只是更領風騷三五年,如果過於依賴過去的法則,這只會讓企業變成溫水煮青蛙,到了有一天,就只能靠變賣公司資產度日,這也許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福…
分析的很有道理,對於這幾點真的感同身受阿!
杯具,我们公司就是如此。
特别有共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