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的互聯網之道-三十而慄

很多人想到傳統企業的網路佈局很直接就聯想到了電子商務,但我認為這是一種不太正確的觀念,因為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不是一種模式可以概括的,另外,互聯網並不是只有電子商務這種線上銷售的功能,對於已經在線下做生意的人,他更是一個媒體…

最近接觸到一個比較大的案子,大到不是我個人能夠獨自規劃的,但我先簡單的用了一份比較粗略的簡報的方式,跟對方溝通了如何做互聯網的佈局,而因為這個案子的切入點比較多,他除了本身是商業地產這種綜合商場的模式之外,自己也有一些線下的品牌以及生產的工廠,因此在這個簡報中,我首先一分為二,把傳統企業分成了兩個模式來看,第一是傳統的品牌商、製造商以及零售商,他們擁有自己的品牌、服務或者商品,第二是綜合式商場,他們靠管理商場、招募商家入駐、帶動商場人氣為主業…

這兩者的商業模式有根本上的不同,甚至是上下游的關係,而他們對於互聯網的運用與需求也不太一樣,前者的電子商務模式也不同…

前者可以透過互聯網無遠弗屆的優勢來推廣品牌、商品與服務,發揮這個線上媒體的作用,讓更多人知曉他們的存在,就長線而言,這個比立即建立一個B2C或者找很多B2C來代賣他們的商品重要多了,而隨著社會媒體的興盛,甚至目前這些所謂瀑布流大圖展示商品的垂直網站服務,他們有更好的工具以及管道來做推廣,還可以結合一些手機客戶端的軟體優勢(LBS、照相、QR code等),把線上線下做最好的整合,至於用戶是在網上購物或者線下的商場成交,倒不是那麼重要,尤其是面對著線下加盟商的壓力,這就是所謂的O2O(Online to Offline)…

後者,綜合式商場則往往看重商場人流量,並用這個來推估可能的提帶率,並進一步得到商鋪出租的租金,而最終換算出這個商業房產的合理估值,因此過去我們會看到很多線下的商場活動,而這些活動往往也因行之有年而過於老套,這個時候如果適當加入一些互聯網的因素,甚至是透過手機App來做一些線上線下的捆綁活動,很容易就可以創造話題,並且藉由互聯網的乘數效益擴散出去,如果把線上的人氣導到線下才是關鍵,電子商務反而是次要的,當然如果要的話,也可以仿商業房產的概念,建立一個B2B2C的商城,同時加入更多場內商家的介紹、評等等,會有更大的加分...

我還是要強調一點,互聯網的族群跟線下是不太一樣的,尤其在中國,因此互聯網可以視為一個不同於傳統渠道的新市場,線上跟線下的關係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輔助,做得好能夠發揮1+1>2的功效,可以把線上的人氣轉換成線上或者線下的買氣,也可以透過線上的各種推廣方法,讓更多線下的人接觸到,互聯網應該視為一種媒體,一種新的行銷工具,一種新的營業銷售點…

這份報告比較粗淺,簡單羅列了一些框架,同時也引用了不少艾瑞網的統計數據以及他們的報告內容,在初次與對方進行了討論之後,我還會分別針對不同的個案以及模式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以及現有做法的深入分析,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