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to Go Mobile-三十而慄

身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也許你認為移動化服務(不管是App或者是Mobile website)的提供只是一個對於消費者來說”nice to have”的選項,而不是應該放在第一優先必須提供的選項,但也許你看了底下澳洲TEC研究機構的調查數據之後就會改變這種想法…

以澳洲為例,澳洲已經是目前全球smart phone用戶使用率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新加坡),他們也提出了數據的分析:

59%的用戶使用smart phone來作為購物過程中的協助;
48%的用戶使用smart phone來獲取優惠訊息與優惠券;
49%的用戶使用smart phone來作商品比價;
44%的用戶使用smart phone來查看商品訊息以及用戶評價;
54%的用戶使用smart phone來查找零售商。

更進一步的分析,本地化(Local)的訊息幾乎是用戶最關注也最常使用的,這對於Local Business是一個好消息:

透過手機搜索的,有1/3需求都是本地化訊息;
95%的移動用戶查找的都是本地化的訊息;
89%的移動訊息查找者當天內就會付諸行動;
44%的用戶會作出採買(消費)的行為。

因此,準確地說,幾乎過半數的消費者已經開始依賴移動化服務了,所以提供移動化服務已經是企業很重要的佈局了…

然而…過去當我們在搭建網站的時候(尤其是一個公認的好網站),通常包含了很多層次的導航架構、網頁與頻道之間也是層次分明、有許多高解析度的圖面甚至是影片、大量吸引並抓住用戶眼球的內容…等等,而很抱歉地說,這些架構或者做法其實不適合套用smart phone之上…

在啓動移動化服務之前,我認為有幾個問題是必須考量到的:

在移動終端是否能正常展示?
這個Mobile Site能否在5秒鐘內開啟?
有沒有破圖或者不能打開的網頁連接?
閱讀文章時是否不需要放大或者滾動網頁?
如果只用一根手指操作是否便利?
站內的連接或者按鈕是否能輕易點擊?
你的營業地址或者電話是否方便可見?
能否一鍵點擊就撥出網頁上的電話號碼?

也就是說,移動化服務必須思考到用戶使用的便利性(不需指引說明就知道如何操作)、即時性、簡單化(操作界面、閱讀使用界面)、本地化(導引、導航)、容易取得所需服務、容易閱讀性、容易記憶並愿意在回訪使用等等,同時又不會耗用用戶太多的通訊流量(設置自動緩存、預設使用小圖、分批導入內容等等),不只讓用戶感受到服務的品質,更感受到提供服務者的貼心,此外也可以多多結合常見的social media(如:Facebook、twitter、微博等),可以直接跟用戶互動,同時也瞭解其他用戶的體驗感受等 …

最後,如果這些都逐步改善了,別忘了效果的長期監控也是很重要的環節,這樣你才能知道有多少用戶來自於Mobile,可以透過Google Analysis來分析用戶的來源以及使用的深度…

延伸閱讀:《Go Mobile》On InsideRetail.com By Raeleen Kaeseha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