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型網站紛紛推出自家手機?-三十而慄

這個話題應該可以回溯到Google以及Facebook,最早Google為了自家發展的Android系統推出了Google Phone,而Facebook也許是為了競爭的關係,之後也跟HTC等廠商推出了一些Facebook專屬的手機,而緊跟著大陸的小米手機一推出,藉由網路的大力推廣,更引起了多家網站競相加入這個行列…

目前在整個中國市場上,除了小米之外,幾乎每家叫得出名稱的網站都蠢蠢欲動,阿里巴巴、百度、360、盛大等都已經結合推出本土的一些手機製造商推出了自家品牌的手機(千元智能機),而騰訊以及新浪微博,最近也都有一些傳聞,關於他們自有手機的推出,甚至有一些碟照已經在微博上廣為流傳了…

我好奇的是,過去我們經常說一句話,要喝牛奶不需要自己養乳牛,買就好了,這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更何況,會喝牛奶跟會養牛根本就是鉤不上邊的兩件事情,光是專業度就不可想像了,更何況為之還要投入的資源會有多少?但為何各家大型網站卻仍然樂此不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同業都在做,好像不能缺席,姑且不論開先例者,他是為了自己企業長久發展的考量,或者是跨界的一種大膽嘗試,當市場上多數人都這麼做的時刻,其他的同業就似乎也不能免俗了,大家都是在博版面,不管是有意樂於此也好,或有其他目的,先做了再說,畢竟投入不會太大(原因後面分析),又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量,何樂而不為?

第二個原因,尋找移動互聯網的出路,過去一兩年,幾乎每家大型網站都有了專屬的移動業務與移動開發的內部組織,原本互聯網上的服務也順勢的延伸到了APP,甚至是為了搶佔移動客戶端,還推出了過去沒有的服務功能(基於手機的便利性),進一步還有不少網站直接推出了手機的OS系統版本(用Android改的),走到了這一步,其實跟手機製造商只剩下一步之隔了,雙方只要達成一氣,就可以推出掛名的品牌手機,對於手機製造商來說,可以享有較高的利潤,對於網站來說,更可以進一步掌握較多的用戶訊息,甚至是提供較好的用戶體驗,更可以直接擊退競爭者…

第三個原因,營收的創造,相較於過去網路創造的營收(不管是廣告、虛擬服務、遊戲等),銷售硬體的營收額更高(姑且不論毛利),這對於多數已經上市的網路公司來說,起了美化報表的作用,而且對這些網站而言,他只要利用剩餘流量的價值來操作即可,做不好,剩餘流量還可以帶動廣告營收的收入,做得好銷售手機硬體的營業額對於公司的業績更是一大幫助…

第四個原因,來自於手機製造商的鼓動,從目前智能手機的銷售發展,我們看到Apple以及三星兩家成了主流,其他的,不管是Andorid或者是Windows系統都慢慢被迫擠壓到中低價手機的市場去,此舉不僅造成毛利受到擠壓,甚至因為硬體間差異不大、品牌不夠響亮,連行銷都越來越不好做,只能思考透過網路直銷的模式來拓展市場,而如果能夠綁定一些握有流量的網站,更是讓自己的銷售量得到一些保證,也因此,手機製造商樂於把開發好的手機提案給大型網站,尋求聯名品牌銷售的機會…

我認為,這個出發點對於手機製造商以及大型網站來說,都很棒!但是…

舉個例子來說,前陣子Facebook跟HTC合作的Facebook手機,還有傳聞中新浪微博即將推出的微博手機,除了直接在手中的外觀上烙印下一個Facebook或者Weibo的Logo之外,就只是有所謂的熱鍵功能,但這個跟其他的Android手機根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試想,諸如Moto或者Sony手機在出廠時,不是都預裝了這些App嗎?而且熱鍵不是可以自己設定嗎?

也就是說,目前的合作模式都還太硬了,也許只是雙方感受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好處",但對於正打算買手機的用戶來說,就沒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消費者要不認定買iPhone或者S2,要不就純粹價格的考慮,這也是為何大家打了這個如意算盤,結果卻看不到效益的主因!

我認為真正要把這個事情做好,並不只是軟體移植到現有的手機這麼簡單,還必須向前思考,比如說我今天要推出一個微博專用機或者微信專用機,那麼"專用"怎麼來定義,是否可以做到像是語言學習機或者閱讀器那般,但是,用戶絕對不只需要這麼單一的功能,那如何在專用機以及多功能機之間作系統上的切換,既讓用戶感受專用機的便利,又不失與其他智能手機競爭的優勢,我認為這已經不是功能的問題,而是使用者介面(人機界面)設計的範疇,只有真正在這一塊研究透徹,提供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使用界面才有機會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