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你確定要“走出去”?-三十而慄

這是《財富》(中文版)董事長兼總編輯高德思(Thomas D. Gorman)的一篇文章,其以"四不像"以及"東8時區"兩個筆名在財富中文網上發佈了不少的文章,寫這篇文章-你確定要“走出去”?(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Go Global?),作者以其在東8時區(GMT+8)已經居住了近40年為例侃侃而談,非常適合當下正考慮到異地(異國)的人們細細品味!

-----

有天晚上和兩位老友吃飯,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的美國人。其中一位是《財富》500強公司的亞太區負責人,另一位是香港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我們幾人還在一些香港非盈利機構擔任董事。

我們都很幸運,不僅事業有成,還都選擇把家安在了香港。為此,我們每個人都心懷感激,感謝上蒼讓我們在中國和亞洲發生巨變之時,有幸生活和工作在香港,並因此趕上了巨變帶來的諸多機遇。香港和很多城市相比,是一個大都會,對外來人口較為開放,給有意來港工作或創業的人提供的稅收和移民政策也頗具吸引力。

定居香港這麼多年,我們三人倒也不時返美一趟,因為那兒畢竟還有我們的家人,有我們的朋友。借助網絡和國際媒體,我們也在一直關注著美國的新聞、文化、體育和美食。

但是,關注家鄉文化是一碼事,置身其中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尤其是考慮到時代發展的速度,旅居海外的時間愈長,對家鄉時事的陌生感就愈強。再回去的時候,感覺有點不能同步,好似半個外國人。你會發現時過境遷,有些事變得更好、有些事變得更糟。有時你會問很愚蠢的問題,有時甚至會犯言語上的錯誤,因為你已經聽不懂一些隱語典故了。還有的時候你聽到政客的言論,會感覺自己必定是天外來客。

當然這種情況也並不是美國人的專利。事實上,凡是遠離出生地、童年成長地生活時間久了的人,都會受此影響。曾幾何時,從總部派駐國外的員工被叫做“expatriates”。二、三十年前,香港的外派員工大多來自英國、美國和歐洲。那時候的外派員工薪酬十分優厚,包括租房補貼、子女入學補貼以及返鄉探親補貼等等。然而,為海外崗位招募的員工在人員構成上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涵蓋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而他們的薪酬構成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時至今日,“expatriates”這個字眼已經變成了某種歷史名詞。

如果你問我當年初到香港,是甚麼讓我留下來一呆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多年,我絕對會說“並沒有甚麼”。我根本沒有預計或者計劃會是如此,我的兩位朋友恐怕也會給出同樣的答案。事情總是彼此關聯,我們只不過靈活運用了各種出現的機會罷了。地利、天時、人和——三者同等重要。

背井離鄉雖然有得,但也有失,特別是對父母、兄弟、叔侄、姑表親情而言,所以並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有些人遠離熟悉的氛圍、語言、風俗、飲食、運動、環境,會感到難以承受的痛苦。

而用都市化、高效化程度都極高的香港來做衡量標準,不免也會產生些許誤導。

如果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生活,日常遇到的人恐怕都會比較迂腐——內向而不開放——對外面的世界既不瞭解,也無興趣。這對建立友誼和增進相互間的理解是一個嚴重的障礙。

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種族偏見和歧視在很多地方仍有市場。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個人“走出去”的難度取決於“目的地”是哪裡。我必須承認自己也許是被這個特殊歷史時期的香港寵壞了。

我和兩個朋友在啓動個人版“走出去”時,並無從知曉中國即將迎來歷史性的開放,且會從根本上加速全球化的進程。

隨著對跨國專業人士需求的巨幅攀升,今天的年輕人可以在比較職業選擇時,權衡更多的確定性因素。至於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你,則需要慎重地考慮。

最後,為成功“走出去”,你不需要像我和兩個朋友那樣在外生活這麼久。但當心啊,日子會在你樂在其中、努力工作、安家落戶的過程中過得飛快。

原文刊在於《財富中文網》東8時區專欄,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在此閱讀到作者的更多好文章,同時可以透過新浪微博來關注作者@四不像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