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奇觀的影片中看到這樣的實驗,研究人員把一群猴子用鐵網圍起來,起初,猴子會自己爬出去,然後研究人員把鐵網通電,之後猴子被電過之後就不敢爬了,接著研究人員又放了幾隻猴子進去,原本的猴子會阻止新進來的猴子去接觸鐵網,造成最後研究人員把電源關了之後,沒有猴子敢再去爬,這告訴我們什麼「啟示」…
由Steve Jobs所領導的apple幾年前推出了ipod之後,迅速的攻城掠地,從原本百家爭鳴的MP3 Player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同時幾乎成為了數位音樂領域內的第一品牌,擁有不少的粉絲,甚至還有像Belkin這樣的品牌公司專為提供ipod系列產品配件而設立;這種局面看在最早研發出隨身聽,並且把它定名為Walkman的日本Sony眼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自從隨身聽問世以來一二十年的時間,Sony幾乎是地球上最知名的隨身音樂播放器公司,而除了擅長開發這種輕薄短小、外觀精緻的硬體產品之外,其實Sony還擁有開發軟體,甚至是定義軟體格式的能力與地位,旗下還有一個全球知名的唱片發行公司,然而,Sony卻在MP3的世界裡面遠遠的落後給Apple…
在大家的印象中,照理說,擁有最強大的資源,最豐富的產業經驗,Sony理應成為數位音樂的第一把交椅才對,然而為何事實卻不是如此呢?
根據大前研一的分析,就是因為既有的思維,或者說捨棄不了過去所累積的東西,而又不知如何來收拾整理,以至於無法向前跑…
ipod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很棒的硬體產品,更重要的是ipod結合itune這種針對數位音樂所提供的total solution,ipod的用戶可以透過安裝在PC上的itune到網路上的apple store以每首歌99美分的價格下載一首音樂並且轉到ipod中來隨身聽,這或許不是一個很特別的商業模式,但是受到傳統音樂唱片發行的這種既定思維的影響,Sony擔心既定的唱片收入受到影響而不敢踏出這一步,是以將市場先導者的地位拱手讓給了Apple,當然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只是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個有趣的現象…
經常,當我們有一些新的idea的時候,都會說「可是,這個市場已經有一個壟斷性的企業在內了」,或者「不過,根據我過去的經驗,這似乎有一些難點」之類的話,但從Apple以及Sony的這個例子看起來,過去的經驗,或者現有的規模,經常會變成一個包袱,而不是一個有用的助力,甚至這只是眾多的案例之一…
這也就是年輕人的機會點,尤其是進入了internet的時代,很多的遊戲規則都改寫了,此時沒有舊包袱,又富有創意的年輕人,應該說處處都是機會,或者也是因為機會成本小所帶來的好處,所以我們應該換一個思考方式,先不用擔心市場內的老大所可能採取的行動,而是應該先把自己做好,如大前研一所說,這些過去的包袱,如同染上了不好的基因,每當需要執行新的方向或這策略之時,總會出現維持現狀、或者抵制的行為,而且一但管理階層的年紀大一點,更是難以接受新的思維,做出大的改革…
既然如此,如何掌握先機,給這些既有的產業領導者迎頭一擊呢?
除了創新的思維與執行策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專業,抓住了趨勢,對著敵人的一個致命弱點猛打,讓自己在這一個點上面,雖然切入點不寬闊,但是窄而深…
以Search Engine來說,大家一定會說Google、Baidu在這領域內,無人能出其右,但是卻出現了不少的專業化、主題式的垂直搜索引擎(vertical search engine),例如:旅遊、圖書、房產…等,其實這也是internet的另一個特色「長尾理論」,只要做的夠專業,其實很容易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