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管理的書籍中,總是告訴我們,「企業裡面沒有不可替代的人才」,而這句話也經常掛在一些老闆們的口中,尤其是裁員或者是想要解聘某位員工的時候...
不過,實際上許多的企業,卻也身受「某些人才」的影響,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狀況更為多見,因為某個特殊的人物,帶動了企業甚至是古代朝代的發展時有所聞,甚至通常也隨著此人的離開而沒落,也就是說,企業雖然沒有不可替代的人才,但是卻很難找到即時替代的人才,是以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特別喜歡看《三國演義》,因為這個時代人才輩出,似乎在其他的朝代中所不多見,或許也正是因為亂世出英雄的關係,當時對於三國裡面每一幕出場的重要人物都瞭若指掌,而後來坊間還出了一本《三國人才學》的書籍,作者以現代經營觀點重新對焦,將三國的諸多人才分成幾類,歸納三國用人藝術,強調能正確評價人始能正確用人...
只是有沒有想過,真正的人才出現,你知所善用嗎?你知道他的存在嗎?在大家都求才若渴的現實社會裡,更多的是人才出現在你的團隊裡,但卻往往不知道或者不會利用的局面,因為老闆與員工之間有一道跨越不暸的鴻溝,雙方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也無法體會對方的甘苦,是以經常出現「何不食肉糜」的狀況,致使人才不被你所用,或者只想混日子...
這是因為企業以賺錢最大化股東權益為目的,所以老闆們多半都是業務導向的,首先看到的是業績的表現,對數字很敏銳,也導致管理者腦筋裡的想法是非常現實的,只有賺錢與虧本兩個指標,對賺錢沒有幫助的都可以捨棄,當然這並沒有錯,因為只有獲利才能永續經營,只是這種現實的壓力卻往往無法被人才所接受...
或許可以這麼說,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會把「以人為本」、「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等口號掛在嘴上,然而實際上卻「以利益為優先」的法則來經營,所以在大多數人才的眼中,不只在專業上有不受重視的感覺,甚至覺得這個管理者怎麼總是言行不一,由此可知,要當好一個管理者確實也不容易...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人才正因為其有過人之處,通常也有恃才傲物的傾向,而且有時候一點點不如意或者看不過去的狀況,都是他們不如歸去的原因,畢竟對他們來說,選擇多的是,根本不會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擔心,是以人才的流動率也往往很高,而過於現實的管理者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是有缺陷的,他們通常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是以德服人,德才兼備之人,除了賺錢之外,還需要照顧大家的權利,而不是對一些人事物揮之即來,呼之即去這樣的...
就我的觀察,這是企業之所以往往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所謂的人才,也很關心是否備受「重視」,所謂的重視,不只是專業上的表現,有時候還包含一些情緒或者身邊的一些小事情,可以這麼說,他們需要被「關心」,簡單的一兩句噓寒問暖,對他們來說都非常受用...
一啪啦說了這麼多,其實不難了解管理者與人才之間的那道門檻不難跨越,重點還是在於日常的「觀察」與「溝通」,畢竟團隊力量大,而如果要團隊中的人才都能有所貢獻,那麼只有彼此照顧到彼此的需求才能突破,所謂「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也正是此理...
不只如此,就連同我們生活週遭,當我們對於某些人有所求時,試想對方憑什麼幫你呢?很肯定是一種利益的交換,或者是一種同舟共濟的精神,當你照顧到別人的需求之時,別人很自然也會主動的推你一把...
宗师Peter.F Drucker对于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他曾说:越来越多的“员工”需要被当作“伙伴”来管理,伙伴不能被使唤,他们需要被说服。他又说:今天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赖;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并不必然表示互相喜爱,而是代表互相了解。
抓住这部分“知识型员工”是否是企业致胜的法宝呢?!
@土土, 我想應該說,慎選”夥伴”,然後當做團隊相待,朔造同理心,或許一家企業的發展不至於太差吧,個人淺見,呵呵…
真不錯的文章, 分析很中肯. 不過有趣的仍在於經營者到底是扮演投資者面向或是人才管理面向, 都有不同的出發角度. 如何取得平衡, 如何讓企業永續經營, 在在都是很大的課題. 這對於要生存的企業來說, 就真的在取捨上很重要了. 有時候, 在某種時間的當下, 做出的決策, 都是一種賭局啊…
人才難找, 但人才和企業的認同及彼此的尊重, 默契的培養等, 都是要素咧.
@tim, 嗯嗯,對於企業或者對於個人來說,同舟共濟是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可以說人人都是人才,社會上也確實人才濟濟,然而真正被企業所用的也才是對的人才,而如果能夠遇到這樣的人才,企業也需要懂得交心,呵呵~~
拜讀了整篇的文章,真的很契合我們的公司訴求,我們也致力於人才的介紹與推薦,讓人才更容易找到適當適合的工作,歡迎大家來伯樂銀行指教,有任何需求或留言也無任歡迎。www.bole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