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為智慧之母,不想工作的正當藉口…-三十而慄

週末來臨了,雖然最近接收到許多關於金融海嘯後續發展的訊息,滿腦子都在思索未來,尤其是今年可能會更加的哀鴻遍野,然而還是試著讓自己緩和一下每天緊繃的情緒,至少讓自己得到短暫的輕鬆,畢竟就算環境再差,或者沒有工作,日子總是要過,人不可能像企業一樣,說shut-down就真的停下來...

對一個人來說,最悲觀的想法,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得以繼續生存下去的重要元素-Money,那麼不管是生活或者純粹的生存,工作不是全部,是以每個人每日對於工作的投入時間與精神不一樣,其衡量標準或者說這麼做的目的取決於Money的多寡,多則能過更好的生活,寡則至少能夠一家人三餐溫飽...

雖然根據法令規定每個人正常工作的時間是八小時,但以實際狀況來說,如果把所有人的工作時間拿來計算,那每人的平均工作時間應該在十小時左右,甚至更多一點,然而扣除了睡眠的時間之後,還是有一些零碎的時間,之前曾提到過《擅用瑣碎時間,做好時間管理...》,這樣或許可以讓人可以更為精進,獲得不同的技能或者知識,是以我經常都有一兩本書隨時在手上,只是這些書籍也帶給我不同的生活觀念,總是喜歡閱讀一些跟自己生活或者工作不相關的書籍,目的是想讓自己接觸面更廣,而另一方面也可從中探索到自己正在做,或者說跟隨著這個社會脈動的步伐的舉動,到底對不對,或者說好不好...

或許這個答案是無解的,因為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部份,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社會環境,只能想發設法去適應它,或者去找到一個自己能夠如魚得水的地方,如若不然,也只能一個人隱居起來,不管在都市中或者深山裡,如同《空谷幽蘭》一書所描述的隱士一般,沒有電視也沒有internet,完全與世隔絕,只是能夠耐得住寂寞的人又有幾何?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我的憂鬱症在週五晚上就好了,而在周日晚上又再犯」,這句話一出馬上得到許多人的贊同,最近在《城市畫報》的專欄中看到一篇文章《不想工作的正當性》,很有意思的一種思維,最需要假期的人是那些剛剛休完假的人,當他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時,他們開始懷念並且回憶已逝去的假期,並且一直在期待下一次的假期當中,是以出現了憂鬱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假期綜合症候群」...

而用來治療這種症狀最殘酷的方法就是不要讓自己休息,讓自己如同機器一樣永不停機的運作著,不要讓自己有多餘的時間胡思亂想,也不需要有過多的其他「雜務」,那麼到了退休的年紀都留戀這樣的生活, 因為這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彷佛一停下來,你的生命也將跟著結束一般,而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也會變成如此,讓它成為下一代的「機器」,或許老闆們會很喜歡這樣的員工...

但為什麼我們把人類稱作為「靈長類」呢?就是因為我們會思考,或者說胡思亂想,而如果沒有假日,或者說短暫悠閒時間的話,那人也只能說是工作的奴隸,只是不需要像古代的奴隸階級制度一樣,需要雇主們拿著鞭子逼迫,而是自動自發的工作...

更何況,古希臘人說「悠閒是智慧之母」,經常人們在胡思亂想的過程中消化了一些人生經驗以及獲取的知識,誕生了許多的智慧,當我們不想工作,或者是試圖想讓自己的生活不一樣的時候,其實也正說明了我們不是機器,不是奴隸,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呵呵,所以週日晚上的Monday blue出現之時,也正說明你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