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認知的「常理」不見得永遠都是對的…-三十而慄

幾年前,因為公務出差到巴西去協助一個與當地企業joint venture的建廠計畫,因為我們這一方持有51%股權,扮演主導的角色,不過因為對當地一些小風俗的不了解,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烏龍故事,整件事的起源在於員工制服的顏色,當時的公司各地的員工(包含:台灣、內地以及其他海外據點)都是穿著紫色的polo衫,然而我們沒有經過事先調查,不知道原來在巴西紫色代表悲傷,當地人認為紫色會招來悲傷、不吉利,只有喪禮上面才會出現這種顏色的衣服,所以很討厭這種顏色...

後來,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都在內地,剛開始也看到許多的台商朋友們,習慣直接把台灣企業常規的那一套管理制度、管理辦法,一動也不動的搬到內地來使用,可想而知,這種沒有因時以及因地制宜的方法,最終的結果當然差強人意,因為兩岸看似同文同種,但是經過了幾十年的隔閡,已經成為兩個不同世界、不同文化的地區,簡單的說,雖然同一個中文字,雙方的發音都不相同,也因此很多彼此視為理所當然的常理,傳達到對方之後,在大腦裡面重組起來的結果差異很大...

這只是兩個我自己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案例,而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認知常理上的不同,其實俯拾即是,比如說到了回教地區,不能吃豬肉,甚至連豬肉都改稱為大肉,比如說一些西方國家,見面時臉碰臉是一種禮儀的表現,更不要說是飲食上的差異,我在成都時經常請當地員工到一些異國的餐廳料理,可是最後總是聽到一句「這東西我真的吃不來!」,呵呵,就連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於外國美食的接受度還是不高,可以想像實際的狀況差異有多大...

把這種所謂的常理認知差異的範圍縮小,不再侷限於種族與種族、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可以這麼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存在著這樣的差異,最明顯的正是所謂的「代溝」,根據學理上的分析,每差距六歲就會有一個代溝產生,也因此不管是對父母長輩,或者對於小孩晚輩,或許都存在著這種認知上的溝通障礙,也就產生了「X世代」、「Y世代」等等,且父母或者學校老師普遍認為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教導...

的確,現代的小孩因為接觸的事物廣所以不像過去那麼單純,而大範圍地區、種族的文化認知差異更不用說,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認知常理上的不同是一個既定的現實,只是不管地區性差異,或者是各年齡世代的形成,都是有其相當的時空背景發展,所以想要改變它,可以說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把所有人的想法、認知都變成跟你一樣,那難道這就可以變成彼此相互攻訐、不存在信任感的藉口嗎?或許這種作法不僅不恰當,還相當不智,這只會造成彼此對立與仇恨的加劇而已,其他的似乎就沒有什麼幫助,所以說,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入鄉隨俗」,用包容以及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理念想法,從而建立起彼此間的信任,甚至是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或許比較能夠在彼此間獲得交集與共識...

對不同的文化差異是如此,對同一個辦公室內的溝通是如此,對家裡的長輩或晚輩也應該如此,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文化教育或者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所接受到的資訊差異,都造成了彼此間可能存在的隔閡以及不了解...

當你置身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異國地區,努力去了解當地的文化,打破自己一直以來所認定的常理本來就是應該的,否則不僅無法融入當地生活,甚至是連生存都會發生問題,同理,如果無法了解小孩子腦袋想些什麼,一昧的把自己的教育、經驗以及理想強加給小孩,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父母呢?

這些道理用講的的確是三兩句而已,然而真的要做卻不是那麼容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用心,或許實際上做的不夠好,但是用心是可以讓對方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