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用流水線打造出暢銷書…-三十而慄

或許這種圖書創作的工廠化操作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我是在內地才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到這個模式,當時第一感受是很納悶的,圖書創作不應該是作者們絞盡腦汁的結晶嗎?為何變成了工廠化加工產品呢?這個經歷就要回溯到三年前的一個故事...

當時,在我們所經營的企業集團之內,有一個團隊是專門經營原創漫畫以及玄幻小說的,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與網路上面一些寫連載小說以及畫原創漫畫的作家們連絡,邀請他們到我們的創造平台上面發表原創小說,如果其中有點閱數高的作品,則跟他簽定實體版權的合約,並且把這些書籍引進到台灣的租書店體系...

一般情況之下,我們的操作模式只是鎖定作者一個人,而某一天,或許因為在業界累積了一點名氣,因此有一個對內地出版規則相當熟悉的角色自動找上門來,他說他可以創作出閱讀市場需要的漫畫,同時他還有一個小團隊,每個人各司其職,負責各自的「生產製程」,並可以搞定內地管控嚴格的刊號,同時透過其手上握有的圖書發行以及終端零售書店名單,讓他們所創作的連載漫畫雜誌暢銷起來,而他們希望能夠成為我們集團的一員...

當時,沒有太多出版操作經驗的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更多的是錯愕,因為我們一向只鎖定「作者」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創作團隊,或稱為一條「生產線」...

而後來接觸多了才知道,原來內地圖書市場上所暢銷的一些消費性原創文學,比方:玄幻小說、青春小說、甚至是一些職場、官場的小說,都是這樣一個個的團隊,根據大環境的氣氛,鎖定圖書市場上閱讀大眾的需求以及口味,或者是跟風為主,以一種慣用的圖書編輯創作套路模式,在極高的效率之下,掌握了新鮮話題的時效性出版發行出來的,因為把握了最佳的時機,同時極為熟悉發行通路體系,往往一出招就是一本暢銷書籍...

在這樣的團隊之中,作者通常只扮演寫手的角色,如同企業中的編輯之角色,並不直接催生自己的創作,主要的圖書方向以及情節拿捏則由圖書出版社的老手負責,他們就宛如企業的專案經理一般,一切以營利賺錢為目的,所以完全鎖定閱讀者的口味,他們知道如何掌控整個故事主軸的起承轉合,應該在什麼章節出現高潮,應該在什麼章節吊讀者的胃口,他們對讀者的閱讀喜好瞭若指掌,很類似日本漫畫出版社的操作模式,真正是一個產業化、工廠流水線化的運作,把文字推疊成冊...

因為這樣的一個團隊,已經是一個高效率的「賺錢」生產線,所以他們經常游走在各大出版社之間,試圖取得最有利的條件以及籌碼,他們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可以說是一種純粹利益的結合,而且他們的基本條件是團隊成員缺一不可,甚至每個成員的薪資都幾乎沒有談判空間,因為他們的創作幾乎就是票房保證,而出版社在利益的考量之下,也只得同意...

只是,我們所認知的狀況,一個知名的作者,可能要花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才能創作出一本好書,而似乎這種時間也才能堆積出一部好作品,當然他們也需要其他人的配合才能成為一本書,比方:插圖、封面設計、潤稿校稿等,寫作過程或許多半顧慮到讀者的需求,但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理念、觀點,不盲從、不討好特定人群,而這才是一本值得推薦以及珍藏的好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專家或文學家...

好奇的是,這些文學創作公式化、工廠化、速食化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一個職業的寫書匠,但他們的收入卻可能遠比真正的作家高出許多,也因此想加入的寫手眾多,而人們究竟是想從這類的商業娛樂文學中獲得什麼呢?為何這些創作還能夠如此的暢銷呢?這些書是否有保存或者再度回味的價值呢?跟每天八點檔的連續劇有什麼差別呢?

或許正因為它滿足內心的幻想世界以及虛榮感,在文字中找到了認同感以及慰藉,讓讀者短暫忘記現實生活的迷惘,真正導致這個市場誕生的可能是我們每天生活的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