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搭車看兩岸的商業文化差異…-三十而慄

走過了三萬六千公里的環遊中國之旅後,我回到了台灣,密集的在南北之間穿梭著,而這半年下來,搭乘了兩岸幾乎所有的交通工具,而後來跟其他人的聊天中,我從搭乘交通工具的這一個行為,領悟了兩岸商業文化的差異性...

先說說台灣的狀況,記得上大學之後,離開了台南到了中部讀書,除了重要節假日之外,其他的時間只要搭車回家,車上總是小貓兩三隻,而且因為正規化的企業經營,非指野雞車,因此司機也不會中途亂接客,或者是隨意的變換路線,因此搭車總是選擇人少的時間,這樣比較感覺很舒服,也不用擔心因人少班車臨時被取消,但心中仍會盤算,這樣的經營,難道客運公司不會虧損嗎?當然最後也見證整個客運業的大洗牌,只是整體秩序仍正常的運作著...

而在中國內地,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因為有車階級的人口相對較少且幅員廣闊,所以大眾運輸成為交通遷徙的主流工具,不說火車這種天天人滿為患的交通工具,我們可以看看航空以及長途汽車的靈活應變能力,尤其是長途汽車充分的體驗了一種商業的考量,怎麼說呢...

我舉幾個案例來說明,我搭乘的都是正規由車站開出的班車,當我準備從紹興前往屯溪之時,因為當天搭乘班車的人數較少,因此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班車準點開出車站,然而,因為車上空位仍多,因此車子硬是在車站外等待拉客停留了將近一個小時,而後因為相同的原因,因此班車慢慢的在公路上行駛,期待能夠有人在沿途上車,因此原本只要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居然耗時五個多小時,這次之後,如果遇到班車出站仍有空位之時,就開始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目的,而這種情況其實在越鄉村越短途的班車上越明顯...

還有一個案例,就是我從曲阜前往蘇州的班車,這是一個怎麼等也等不到的班車,因為往返兩地的人很少,雖然一天一班車,但仍空空如也,當天我搭乘的是早上六點半的班車,但我隱約聽到司機打電話問車站,當天有多少乘客,而得知人數不多之時,就決定延後發車時間,因為如果準時發車的話,該班車將面臨虧損,就這樣,我等待了四個多小時,而每每詢問車站得到的答案都是車子在路上馬上到...

這突顯了一種現象,在中國內地,優先思考到的問題是「是否有利可圖」,如果不划算,那寧可不發車,如果填不滿空位,那就慢慢開,或許不規範,也不以人為本,同時也讓人與人之間更為不信任、更為自私,但以純商業的角度思考,卻可以利於不敗之地,讓人佩服其商業頭腦,何況想搭車的人多的是,大多數人不可能因為一次不愉快的經驗而放棄後續的搭車,這是一種市場的供需反應,非常的有彈性、靈活,也確保了商人的利益...

反觀台灣,因為正規化的制度操作,反而可能出現了虧損,但長期而言,因為班次固定,雖說有車的人口比例較高,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成為交通工具選項,長線看下來,或許偶有虧損,但整體而言,確保了長期的利益以及商譽,間接也讓整體社會更為有序,避免因為過多的不規範,而造成了過多的社會成本...

這是一種見微知著的比擬,在搭車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見識到不同社會、不同文化中人們如何應對的遊戲規則,這也是兩地因為經濟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見證過程,而更有趣的是,凡事只要用心觀察都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