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性,具有多種文化的世界,這種種族、文化、語言、觀念上的不同,造成了許多的溝通障礙,甚至是衝突,因此社會秩序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大家開始懂得透過一些共同的語言、規範來交流,這也加速了整體人類社會的進步,但難免有某些人會因為一己之私而搞破壞,這其實是一種恐怖平衡...
有了這種認知之後,我們再來看待電子書標準通用格式的發展歷程,而這場遊戲還不到這種趨於成熟的階段,而僅是初期的戰國紛亂時期,我們來看看目前的電子書格式,Amazon的azw,Google主推由國際數位出版論壇(IDPF)制定的ePub,而其他更有所謂的pdf、chm,另外在中國內地,電子書格式更是多如牛毛,方正、超星、翰林、宜銳都有自己的格式,而且即使看似主流的ePub,都很可能因為Google的因素產生選邊站的效益才有今天,而這也加劇了一些出版社以及對手陣營的反抗情緒...
站在電子書讀者以及電子書開發人員的立場,他們會覺得很奇怪,為何這麼多電子書企業要大張旗鼓的開發自己的格式,然後又非常艱苦的推廣著自有格式,這看起來就好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耗費了龐大的開發資源,又耗費了大筆的行銷預算...
或許就連同傳統出版社也搞不懂電子書格式究竟在吵什麼,他們甚至單純的認為,不就是把圖書透過OCR或者相關技術轉成電子書而已嗎?很可惜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正因為電子書的閱讀載體太多樣,尺寸、解析度有大有小,如何一體適用是門大學問,因此圖書電子化牽涉到重製作、編排的問題,而制定自己的格式,更能掌握自己的DRM、遊戲規則甚至了解更多讀者的屬性與歸納...
其實各家都知道,唯有通用標準格式的出現,讀者用戶才不會因為太多格式而感到困擾、無所適從,才能加速整個電子書產業的發展進程,但其實各家都還是偏重於打出自己的格式,因為市場是空白的,先圈地者先贏,他們盤算著有一天自己所掌控的這個格式能夠成為電子書主流或者標準格式...
只能說這一切都是自身利益的問題,標準通用格式代表讀者的障礙小、流通率高,但對於企業來說,也代表著進入門檻低、市場將更為競爭,甚至是讓內容更能獲得良好的保護機制,這些都是提升競爭力的指標...
舉個最簡單的案例,Amazon與Google之間格式之爭,與其說雙方在普及電子書的使用率,還不如說雙方正在打一場搶攻用戶量,讓自己的市場極大化的大戰,這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興起的戰爭,因為戰爭的擴大與升級,也就導致了周邊業者與出版社的選邊站,即使這些選邊站的人看不懂他們所選擇陣營所提出電子書的格式優缺點何在...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應該是用來描述電子書格式的最佳寫照吧,或者可以說,一個簡單的問題,只要其中一牽扯到利益,那就變得複雜,我想電子書絕對會出現一些主流格式,但這絕對是角力之後的結果...
參考資料:
大概只有商管領域的人才會認為語言的多元性是障礙,是負面的東西。許多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者大概不會同意這種純粹從商機角度溝想的思考吧!
語言的多元性造就了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就語言學來說,語言的界線就是人所能思考的界線,當存在著多數的語言時,人和人之間的思考角度所產生的豐富性就不同,許多語言之間存在著不可翻譯性,正是因為這些豐富性所造成的歧異不是簡簡單單透過翻譯就可bridge的。許多語言的意義,還是得在當地生活個半輩子才能理解和運用,那是因為這是原本母文化所缺乏的。
除了商管領域只考慮純商機的角度外,大部分的學術領域多數考慮的是人思維能力的多角化和豐富化,他們擔心的是思考能力和語言意義的單面向化,就這個立場來說,沒有理由會認為語言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是一種負面的東西,相反地,它是一種正面的東西,正是因為語言的豐富和多元性,人跟人之間的差異才顯得有意思。
@changcherub, 您的觀點非常棒、非常有道理,我個人也認為應該如此,語言的確是一種很美麗的文化、文學,然而,事實上這個觀點卻也相當的理想化,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少數民族的語言會瀕臨消失之因…
回到本文的主題,許多人確實義務性的致力於推動這些整合工作,但畢竟能力、影響有限,真正有能力推動者,諸如國家、企業,他們無不站在自己的利益考量,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的話,其實是希望自己的利益極大化,頂多只是借勢、借力使力而為之…
這是一種現實,並非鼓勵這種狀況,事實上如果我們看透了這種現象,或許我們反而能夠想出一個有效的對策來因應…
感謝您的來訪,多多交流…
電子書產業超夯,台灣政府也端出政策大菜,經濟部工業局昨天表示,7月已與中國大陸達成共識,雙方建立數位出版共同標準,未來將結合大陸華文市場,五年內創造全球新台幣1000億元的產值。
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