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貨」庫存有多少?-三十而慄

商務往來上,為了貨品提供與銷售的便利性,或者是基於以量治價的考量,或多或少,會有存貨的產生,尤以工廠以及零售業者為甚,然而,某些存貨因為具備著時效性以及保存期限,因此存貨的管控也是企業管理的一門重要學問,如果管控不當,則資金的積壓或者存貨跌價損失,將讓企業吃不完兜著走...

一個很有名的案例,在2001年日本的無印良品就面臨這種存貨的挑戰,這些龐大且消化不掉的存貨,不僅讓無印良品積壓了大筆的資金,還需要不斷耗費需要龐大的倉庫空間、人力來管理,最後新上任的社長松井三先生只好做了一個不得不做的決定,放一把火燒掉價值三十八億日圓的不良庫存!!

而也因為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之下,不斷的提升自我的競爭力,降低存貨週轉天數的也是重要的財務指標,日本的豐田汽車首度提出了JIT(Just in Time)的概念,具體作法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零積壓,讓生產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也就是說指原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等)在採購、生產、銷售、配送等一個或幾個經營環節中,不以倉庫存儲的形式存在,而均是處於周轉的狀態...

這具備了很高的挑戰度,除了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卓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企業本身的實力,能夠在與供應商的談判中擁有較高的決定權,讓供應商願意配合,因為這種做法很可能是把存貨放在別人身上,更何況傳統的印象中,想要獲得較低的進貨成本,相對地除了付款條件之外,就是批次訂購量足夠大,但這些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企業風險,比方說前述的資金積壓、週轉率以及跌價風險...

可以說,能夠達到JIT以及零庫存的目標,這家企業絕對非常成功,否則的話,多數企業只能退而求其次,儘可能的提高存貨週轉率,以及降低存貨週轉天數,讓現金流量達到最高,資金也達到最有效的運用...

這是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課題,相同的這個存貨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人」的身上,想想看,如何定義你的「存貨」,你會有什麼「庫存」...

很多人會說,手頭所擁有的現金就是一種庫存,如果你有錢的話,也許房子、車子也是一種庫存,而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如果大腦是你的倉庫,你的能力、知識、實力也許是一種庫存...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簡單的解釋,因為他目前沒有變現,而只是堆積在你的大腦中,這有幾種存在的方式,最好的一種是因為過於忙碌,因為正在努力的方向、項目已經佔據太多的時間,除非找到合適的夥伴,否則無法將這個想法、創意付諸實現,這種狀況最多出現在一些老闆級、或者創業的人物,這是一種急於等待變現的庫存,她們多半已經排在了開發、生產時程之上,端看週轉率的高低而已...

而經常發生在多數人身上的則是另外一種,有能力、有實力、也有想法,或者可能是一種自認為的懷財不遇,甚至是職場上的資訊不對稱,造成自認為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更可能是沒有執行力,因為世界上多的是有才華的窮人,而這是一種現實,如果你面對這種狀況還處於被動的角色,那你的存貨可能就只能積壓著資金,隨著時間逐年提列跌價損失而已...

我想,如何消耗每個人的存貨很重要,這跟企業處理存貨的方式相同,就是想辦法讓它變現,只是你的大腦存貨必須以更聰明的策略來變現,或許你可以降低自己的高度,先設法讓人家接受你的能力,慢慢的就可以獲得較佳的待遇,以及較好的職位,甚至是讓你的想法、創意有一個實現的機會,這也是一種自我行銷,也才是真正個人價值的表現...

如果,還要說一個不同點的話,就是你必須不斷的更新你的存貨,有出有進,零庫存不見得適用「人」的身上,一個突發奇想的比喻,呵呵...

延伸閱讀:

每個人都在推銷自己

扮演好自己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