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購物網站應該玩商品還是玩平台…-三十而慄

從上線到今天MMbuy購物網站剛剛好屆滿一個月,過程中我們經歷了一次平台的轉換,員工人數的緩步擴充,也開始了市場行銷與廣告的投放,流量隨著搜索引擎的收錄以及市場的推廣,逐步的上昇中,訂單量也成正比的提升著,不過此時,我們仍然不斷的尋求MMBuy購物網站的發展方向以及定位中…

此話怎解呢?

我們可以觀察目前電子商務B2C先進同業的發展,大體上可以粗略的區分成兩種模式,第一種是進入市場比較早的模式,也就是平台式的發展(暫且稱之為玩平台),比方說: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紅孩子、京東商城、新蛋…等等,她們可以說是一家線上的百貨公司或者是線上的3C大賣場,甚至是年營收也堪比實體的門店百貨;第二種模式則是自有品牌、自主商品開發式的網站(暫且稱之為玩商品),比方說:Vancl、鑽石小鳥、Lativ、瑪莎瑪索,甚至是一些依附在淘寶商城(或其他商城)上的店家,如:Grace Gift、amai、以及一些自主品牌的美妝、食品的店家,他們的特點就在於獨特的亮點(比方:口感、質感、獨特性…)…

我想,大多數的電子商務網站絕對都希望上述兩種模式兼得,然而,某種程度上,尤其是剛起跑的時候,這兩者間的差異程度非常大,操作的邏輯、策略上也不相同,因此除非人才與資金非常的充足,否則都必須選邊站,一直到發展了一個規模之後,兩者間的距離才會越來越模糊,比方說麥包包這個網站的發展模式…

那麼玩平台或者玩商品,各自有什麼特性以及先決條件呢?

我想一個基本的網站流量以及訂單量是必須的,這可能在每日數十單至每日數百單不等,只有達到這個標準之後,才能夠來談網店的定位與價值…

先分析所謂「玩平台」的特性是什麼吧,既然要稱之為平台,當然就是以規模、流量著稱,一個沒有流量的平台,很可能就是白搭,因為平台商的商品都是來自各個供應商,如果無法確保一定的成交量,我想沒有供應商願意繼續供貨,更不要說提供有競爭優勢的供貨價以及進階推廣活動的支持,所以玩平台比的是規模,在一定的基礎之上才比服務、比貨源、比配送、比其他的種種,至於平台的商品則沒有較明顯的優勢,因為各個平台之間的商品同質性很高,就如同各家實體的百貨商場一樣,也因如此,所以3C類商品成為了平台的主流,因為操作的難度上相對較低,再來就是大家耳熟能響的一些知名品牌商品,大平台以及知名品牌,彼此間是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

平台為了衝刺更大了流量、訂單量,更多時候是用賠錢的方式(而且平台能夠獲得的毛利率普遍不高),吸引用戶前來購買進而養成習慣,同時也期望先把競爭對手連根拔起,是以如同京東商城這樣每年年營收四十億以上的電子商務平台,到目前都沒有實現真正的獲利,當然這也許是時候未到,畢竟美國Amazon的案例擺在前頭…

至於「玩商品」呢,這就是充分讓商品說話的模式了,如前所述需要一定程度的流量,但並不需要向平台商那麼的龐大流量,因為是自家的品牌以及商品,所以商品的毛利不低,至少都在30%之上,更有超過六、七成者,她們多半是有自家的工廠,或者是掌握了上游的供應鏈,對於整個生產流程以及產品的量產、結構熟悉,所以她們能夠幫自家商品建立起一定的門檻(比方:口感、質感、獨特性、包裝、情境氛圍…),而每個商品本身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來養自家的品牌,所以說,她們可以小家碧玉的自給自足著,更有不少甚至是默默的賺大錢,也因如此,她們甚至不用自建自己的網站,只要有一個類似淘寶商城這樣的店面讓他依附即可(如同專櫃一般),除非野心比較大…

當然玩商品的關鍵在於對商品的把握度,所推出的商品一定要能夠抓住某種客群,否則絕對門可羅雀,這也需要一定的經驗值,甚至是一種創新能力,不少這類的網站經營者,要不是某某行業的第二代,要不就是擁有該行業多年經驗的買手…

所以話說,MMbuy購物網站一開始很榮幸的獲得了不少知名流行女鞋品牌的支持,包含哈森、FED、百麗、amai等等,本來流行女鞋就是一個門檻,因為網路上的操作難度高,再者時尚本來就比較難以掌握,所以一開始走的就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對於流行女鞋我們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然而MMbuy的下一步究竟應該往哪邊靠,正是考驗著我們這個新創業團隊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