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灵魂干净的人的心灵致礼-三十而慄

《南方周末》是这样评价吴敬琏的——“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敬琏的应先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向“好的市场经济”就多一份希望。

我以为,阅读和电影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因为同样一件作品,不同的人所领悟到的都各不相同。对于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我觉得不仅仅是为吴敬琏一个人立了传,而是为一类人立了传。在这本书里,你一定会为顾准、孙冶方、吴敬琏等人的风骨所动容。吴晓波说,“在当今之世,像他这样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实在太少了”。不得不说,吴晓波用他的笔把顾准他们的气节写得是荡气回肠。

“凡豪杰之士,往往反抗时代潮流,终身挫折而不悔,若一味揣摩风气,随人毁誉,还有什么学问的独立。”提起吴敬琏,他最显著的一个符号就是经济学家,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他的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符号,独立思考的公共知识分子。而后者,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儒家的中庸之道 经过文革便更加“大放光芒”,明哲保身成为社会的生存法则。愿意讲真话,敢讲真话的人往往会有两个极端的结果,而国人向来是从思想到行动都是保守的。

纵观全书,可以读到吴敬琏从青年时的激进,到怀疑自己和时代,再到和顾准在苦难中警醒和升华,最后是理性的批判和冷静的建言。简而言之,从抬头看天,到脚踏实地,最后再头脚同步。这其实是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全过程,不过很大部分人却是残缺的。

身边总是有那么撮人是激进的,他们针砭时弊,他们嫉恶如仇,他们关注社会的动向,他们为正义摇旗呐喊,我也曾经这样过,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这 是一个好现象。《孤独六讲》里提到,25岁之前不愤就是没出息,可是他后一句却是,25岁之后还愤也不会有多大建树。年轻气盛时,总是固执的,所以往往很难客观全面的看问题,而融入社会后,现实会让你反思自己的言行。吴晓波说,“哲人说,苦难是生命最大的财富,这句话其实因人而异。没有人会主动去追求和拥 抱苦难,但是当它到来的时候,却会涤荡出不同的底色,有人消沉,有人麻木,有人背叛,有人随波逐流,也有人从此警醒和升华。”苦难或者挫折,成为人们的一个分水岭。进退既取决于本性,也取决于悟性。

佛经里讲,要感激那些让你遭遇逆境的人或者环境,那样你也许会增长悟性和智慧。当你领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后,你才会脚踏实地去做学问或者做工作,并且开始对社会、对他人抱有一颗宽容之心。心敞开了,舞台自然就宽广了。

晚年的吴敬琏,睿智而勇敢,“他同‘计划派’人士对阵作战,与一些学者激烈辩驳——有时候还包括多年的老朋友,在晚年,他与某些激进的网民 ‘势不两立’,在这些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到什么乐趣,甚至还因自己的反对态度而付出了代价。然而,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必需的。”他像个孤独的战士一样,为了自己的良心而直言不讳。

《吴敬琏传》是吴晓波第一次为他人亲自立传,之所以选择吴敬琏,我想除了他自己说了在经济研究中多次与之“相遇”,“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等原因外,吴晓波也被他的独立人格、干净灵魂而深深吸引吧,书中的溢美之词都是不经意间的流露。

这本书出来后,也颇有些争论,柳红的“辣”文,吴晓波的长篇回应,尽管我也觉得一本传记中应该不是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但是作为青年人来说,对于吴敬琏一类人的风骨气节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本文作者:刘一涵 (来自豆瓣)

延伸阅读:《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关于吴敬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