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不能心存僥倖…-三十而慄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先求有再求好,沒錯,舉個例子,目前大家都一窩瘋搶進EINK的電子書市場,這就是一個案例,目前的EINK電子書閱讀器,充其量如果用3C產品的角度來說,他只能算一個半成品…

先求有再求好,在中國內地的運用上更是常見,因為整個社會才從貧窮中掙脫出來不久,尚未經過較高標準的洗禮,因此就算要”求好”,很可能強人所難,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抱持著有就好,”求有”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在這個條件成立之下,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想像空間,變幻出各種不同的把戲…

所以,在這個大市場中經商的商人們,一直都抱持著一種觀念,讓商品(或者服務)先上市,哪怕是仍存有一些bug或者不到位之處,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用戶沒有比較的基礎無從判斷好壞,重要的是先圈地,搶佔地盤,然後再慢慢改善、升級,如此一來,這個生意也可以不斷的延續下去…

畢竟,完美只是一種境界,這種不斷的改善,也是國際上諸多大企業的生存之道,最耳熟能響的案例非微軟(Microsoft)莫屬,他所推出的Windows系統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這種改善或者精進的過程,是一場快速馬拉松,比方說:現在大家的電腦都是USB2.0的接口,如果誰先推出USB3.0的驅動IC,那不僅搶佔先機,賺得大把大把的鈔票,更可以把對手逼上絕路…

而且,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商品研發到一定的程度時,高品質就變成了一種基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人們只能玩起一些差異性的花樣,比方說:電腦隨著CPU的進化,現在這些生產電腦(PC或者Notebook的品牌大廠)只能透過一些外觀工業設計上的變化,比方說:跟法拉利合作的外觀設計,吸引玩家來買單;又比如:開一家餐廳飯館,除了飯菜美味之外,服務的品質、上餐的速度、整個飯館門面的裝修、安全衛生乾淨的保證、乃至於根據個人的喜好給予不同的口味等等,都成了人氣的保證…

所以說,到了現在,想要創業的門檻已經不若當年了,如果還想抱持著”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那很可能一上市就滑鐵盧,或許你會反駁說,那為什麼現在的EINK電子書閱讀器並沒有失敗呢?我想他並不算成功,應要分析這些閱讀器都賣到哪裡去了,而且這是一個產業的第一步,有這個設備讓人拿在手中,才會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更何況,這是一場資本運作,檯面上風風光光的公司,砸重金行銷這個終端設備,這也並非是一般創業者所能負擔的…

現在的創業者,每個團隊所選擇的創業項目,除非你可以像facebook、twitter、foursqure這類的有一個引領時代的創意點,否則我想絕大多都是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模式了,頂多只是加強了一些差異性,甚至只是照搬國外的成功案例來執行,而我認為這麼做的絕對不只你一人,或許當你躲在公寓或者車庫中沾沾自喜的以為沒人跟你搶的同時,也正有人如此炮製著…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畢竟僧多粥少,而且更要命的是,顧客們(或者用戶)已經被養成了”挑嘴”的習慣,比方說:為什麼EINK電子書閱讀器沒有彩色的呢?為什麼iPhone不能多功運行呢?為什麼這家餐館要等這麼久呢?為什麼這個B2C網站沒有24小時客服呢?為什麼看電子雜誌要收費呢?等等…

這都是競爭門檻被墊高所導致的,因為先行者也擔心後進者會搶食他的既得飯碗,於是乎一步步的把進入障礙升高起來,用戶雖然越來越享受在其中,但也如同水煮青蛙一般,他習慣了當前的舒適圈了,如何對一個”先求有再求好”的產品(或者服務)滿意呢?

所以說,創業者應當清楚自己邁出的每一步時,這一步在市場上的位置在何處,如果不能知己知彼,或者是知道一邁出去就將跌跤,那寧可暫不出招,不要心存僥倖,天下不僅沒有白吃的午餐,運氣也不會與你如影隨行,不要把市場當成賭場,也不要把顧客(或用戶)當傻瓜,你可以透過測試的方式,小規模的獲取一定的經驗值,並且”快速”的自我強化,否則辛苦創業就等同於白忙一場了,創業維艱,千萬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