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9篇文章
前一段時間騰訊的老闆馬化騰分享了一篇長文,從互聯網產業生態的角度,把14年來騰訊內在轉變和經驗得失總結為創造生物型組織的“灰度法則”,並設定出了“灰度法則”的七個維度。這篇長文中有兩段話給人的印象很深刻:
之前我写过一些上海适合做聚会活动的场地推荐,这次再来补充一下。 1,上次所提到的@咖啡(杨浦区政民路196号),在我跟@陈虎aita的建议下,他们改名成了爱塔咖啡,这里将于2月初试营业,在2月份我也会去办一些it活动,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作为上海的资深活动控,我相信大家都有参加或者主办行业聚会的经验,我以自己办过的一些场地为例来说说办活动需要注意的的点。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過要創業,尤其是互聯網時代,這種新的媒介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創業平台,只是雖然人人都因而有了很好開始創業的機會,卻不容易創業成功,因為創業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該說創業不僅是為了賺錢,而更重要是有一個理想,並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跟據艾瑞研究2010年11月的電商发展大势研報告來看,中國電商市場預計在2014年將超過美國達到1.5兆人民幣的經濟規模,你說這麼大的市場能不心動嗎?
还记得几年Google刚进中国之时,百度打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中文解释广告,比如「你知道我不知道」,这句话可以因为断句不同有很多种解释,藉以讽刺对手,而尽管Google一直在强化中文分词与中文搜索,仍旧面临一些状况。
几年前的新浪邮箱缩水案对新浪的免费邮箱到底属不属于免费服务的辩论,到今天还依然在延续,互联网网站提供免费内容或免费使用、但利用广告费等其它收入来营利的方式到底属不属于经营性?象新浪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的经营性是无可厚非的,它应当申请经营性ICP许可证理所当然,那个人网站、独立博客、或者是独立运作的个人网店呢?是否只是需要"备"字足以?
通常去海外挂牌上市的公司其实跟内地实际经营网站的公司并非同一家,都是选择另外在避税地成立海外公司去上市,但是一般也都采用和实际运营网站的内资公司相同的公司名字,对普通用户而言根本意识不到差别,也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因为常念叨的名字都是一样的嘛,例如腾讯,我们日常叨念的腾讯背后至少可以找到2家以上的公司存在,其中包括内资公司,也包括外商投资的外资公司。
可以留心一下每天都要浏览的新浪、腾讯或者土豆等等网站最底端林林种种罗列了多少许可证。从最普通的ICP证,到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再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甚至会诧异其中竟然会有类似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许可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