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內容

16篇文章
本文為駐站作者Simple林佩芸專訪頑石創意創辦人林芳吟的專稿. 「2013年,頑石創意和英國V&A博物館洽談數位內容合作時,館方告訴我們,韓國三星(Sumsung)長期贊助該博物館digital center,所有投影設備都必須要使用三星,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國際上感受韓國企業的文化策略」。
iPad如同黑暗時代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整個電子書的前景,也給了出版社以及版權人們無限的遐想與希望,當然這也歸功於不少的App先行者,他們看準了iPad的特性,甚至也整合了iPhone的小平台,讓電子書成為可能,這讓某些參與者賺足了銀兩,但其實市場正悄悄的變化中...
数字时代到来,报纸、杂志乃至于书店或者出版社,关闭或者寻求转型的新闻消息,屡见不鲜,大家都有志一同的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但我们一直在思考,难道没有其他的出路吗?
iPad的誕生確實讓許多作者、出版社、軟體公司對於電子書重新看到了希望的署光,這也包含我這個先烈在內…
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有多久沒有走進書店了呢?為什麼我走進書店的次數與頻率越來越低呢?為什麼我書架上的圖書增加的速度漸漸的越來越慢呢?
四年多前開始踏入網路電子書行業之時,因為當時處於web2.0最高峰的投資熱潮,在各家網站忙著大喊規模、用戶數量,用以大賺風險投資商(VC)資金的同時,我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網路時代來臨後,網路公司以及一些數位內容的最佳商業模式呢?
我想出版社或許很難認同本文標題的觀點,因為版權幾乎是出版社最重要的命脈之一,對於版權的保護自然也成為出版社的第一要務,確實版權的重要性,一直都會存在,但我認為傳統依靠版權營利的商業模式即將改變...
延續之前的電子書話題,畢竟電子書閱讀器硬體並非該產業最重要的發展關鍵,顯示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電子書內容版權對上對下的交易平台,包含了如何保護內容版權(DRM),如何呈現一個好的閱讀排版效果給用戶,如何與出版權或者版權人進行拆帳交易,這或許也是目前諸多電子書相關企業最為頭痛的話題吧...
前幾天在台北參加了商周主辦的「兩岸電信領袖頂峰會」,在我的預期中,會議的主題應該更多著墨於兩岸在電信產業上的合作,不僅僅是電信服務商,更包含了整個產業上下游的資源運用上,然而,由於這段時間電子書成為了當紅的話題,因此到了壓軸的座談提問階段,在商周的主導之下,似乎整個話題都偏重在於電子書的話題之上...
可能已經很多人看到這篇報導了,這是在《紐約時報》本月三日所刊載,關於Amazon最快將在本週推出大尺寸9.7吋Kindle DX電子書閱讀器的小道消息(原文在此),一開頭就提到,ipod讓音樂產業不再面對虧損,而Kindle給了這些四面楚歌的圖書出版業者重燃了樂觀的希望...
當你在Google想找一本書時,輸入書名作為關鍵詞之後,出現什麼樣的結果,整個搜索的列表都是一些商業的網站,比方說賣書的網路書店、出版社的網站,頂多只會出現一些線上閱讀電子書的圖書網站而已,即使進一步縮小範圍檢索,似乎仍找不到在我們居家鄰近可供借閱圖書的圖書館資料...
最近網路上最大的新聞莫過於Google花了兩年的時間,整合了全球四大音樂唱片公司為首的100多家唱片公司,推出了MP3搜索,提供數十萬首正版音樂的試聽與下載服務...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