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網路媒體
管理職場
財經法律
文化休閒
心靈感悟
客座專稿
作者團隊
歡迎投稿
留言咨詢
English
首頁
網路媒體
管理職場
財經法律
文化休閒
心靈感悟
行遍中國
創業五四三
電商進行時
移動新經濟
客座專稿
作者團隊
一句話的力量
留言與咨詢服務
旅遊
46篇文章
台灣行腳
單車旅行
城市
微旅行
旅遊
高雄
闊別十多年不見的西子灣…
又是高鐵雜誌惹的禍… 上次回台的時候,在高鐵看了一篇雜誌上的專欄文章,一位作家說道,閒來無事之時,就會搭乘高鐵南下到台中來一趟一個人的異地城市之旅,以一種陌生人的立場看待當地一幕幕鮮活的真實上演的各種故事…
創新
北投溫泉
台灣行腳
文化創意
旅店
旅遊
年輕世代的老夢想—北投老旅館文創新概念
這裡不是老屋翻新,這裡不是背包客棧,北投文化旅店Solo Singer發展出獨樹一格的巷弄旅遊,介紹客人逛傳統菜市場、搭野狼摩托車、吃肉羹湯早餐、在露天陽台上聊天,用另類的腳步觀光,體會深度在地的文化人情味。
上海
中國
古鎮
微旅行
新場古鎮
旅遊
生活
记忆中的老上海-新场古镇
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外龙平芦专线,40分钟直达新场。这里是色戒的拍摄地,记忆上海生活千年,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意外的是还没有因此引来人山人海的游客,周末的河边,依旧清静到你想要在这里闲坐就是一下午。
在路上
微旅行
旅遊
觀光
觀察
香港
機場內的微旅行
暑假這個旅遊旺季來臨了,往返兩岸的直航機票也比平常貴了四分之一,再加上這一兩年開放了直航之後,很久沒有經香港中轉了,失去了到香港去轉悠一圈的機會,出於這些考量,便有了這次的香港國際機場的微旅行…
人格特質
好書推薦
新井一二三
旅遊
獨立
生活
精神
[客]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是的,還是要旅行的,曾經很多年,我花費最多的項目是飛機票。對於其他女孩子給著迷的名牌服裝、化妝品等,倒一概沾不上邊兒。穿著寬鬆的棉褲子,帶著肯尼亞制籃子,買張廉價飛機票走天南地北:那是我的style。
上海
世博
建築
文化
旅遊
觀光
上海世博試營運搶先體驗
一早雖然天氣不好,上海一片大霧,然而昨天朋友M跟我說有兩張世博綜合演練票(有你真好),在世博試營運第一天可以免費參觀,相約好一早八點在地鐵七號線的雲台路站會合,就開始了計畫好”一天”的世博參觀行程…
回憶
地圖
收心操
旅途
旅遊
碎碎念
放下旅遊的回憶,奮起振作…
旅遊之後所伴隨來的回憶,經常觸景而生,而且濃厚的讓人難以招架...
商機
旅遊
景點
行遍中國
預算
行遍中國後記三:中國旅遊的陷阱與大商機
經過了長時間、長距離的背包流浪之旅後,對於偌大的中國有了不同的認識,也感嘆中國之大包羅萬象,每每到了一個新的城市,都會有不同的驚喜與感動,而也伴隨著一些不安的擔心,因為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待宰的肥羊...
中國之最
旅途
旅遊
景點
行遍中國
行遍中國後記二:旅途中的中國之最
每次的旅行都是在製造記憶、回憶,三個多月的穿越中國壯遊,相對於整個中國之大,相當的渺小、有限,經常是在趕路的過程中度過,因此,這段旅途也勢必有許多遺珠之憾,不過旅途中有不少我心目中主觀認定的「中國之最」,我想這也是旅途中最寶貴的收穫之一...
商業
建築
文化
旅遊
美食
行遍中國
到廣州感受中國製造的價格優勢…
琳瑯滿目的服飾店、飾品店,隨處可見的聳動特價標示,失去理性瘋狂搶購的人群,走在廣州市上下九商業步行街之上,雖然國際經濟正面臨著衰退與危機,但絲毫感受不到不景氣的味道...
人文
旅遊
歷史
海濱
行遍中國
邊境
珠海澳門雙城記…
經過了中山大學的新校區,車行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我來到了珠江三角洲的下游城市珠海,這是中國開放最早的一批旅遊城市,也是最早成為經濟特區的一批城市之一,而在1999年之前,珠海還是所謂的邊境城市,隔著一條小河與對岸的葡萄牙殖民地澳門對望...
人文
建築
旅遊
歷史
福建
行遍中國
湊熱鬧乎,福建永定土樓初體驗…
莫拉克颱風前夕,克制不了對於永定客家土樓的高度興趣,再加上廈門街頭公車站牌總是秀著本屆來自福建客家的奧運冠軍何雯娜代言的永定土樓,因此毅然決定冒著可能出現的風雨前往山區中的永定...
加载更多
客座投稿專欄
2014-08-27
電子郵件行銷快消亡了嗎?
多數人走在容易放棄的路上
2014-07-15
先進成本結構決定電商企業未來
2014-06-09
[客]讓產品線完整的四類產品
2014-04-18
中小企業10個簡單的行銷技巧
2014-03-13
【讀好書】車窗外
2014-02-25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2010-09-23
共同基金投資十年回首
縮短網址服務在網路行銷上的運用…
2009-04-08
舊地重遊,午後的悠閒時光…
2009-01-29
Google Books是大勢所趨…
2009-11-11
[客]成功的品牌熱衷於講故事
2012-03-07
好的體驗才能創造高附加價值
2013-06-13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