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什麼味道-三十而慄

上一趟回台灣在高鐵上閱讀了一篇作家焦桐先生的專訪,他描述了自身從一個文學家變成美食作家的轉變歷程,提到了飲食文學跟其他文學的差異,既要有文學性,還要有一個特別的條件,就是生理反應,讓看到文字的人會分泌唾液…

不管美食或者文學,一個是我近年閱讀的主要領域,一個是我一直都是我旅遊各地的重要任務,因此迫不及待,當列車停靠在台北車站的時候,我立即走到車站的誠品書局買了《台灣味道》一書,

即使是身為一個台灣人,台灣的美食還是一直不斷的讓我感到驚喜以及意外,因為他非常的五花八門,而且還不斷吸收外來的美食,並變幻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尤記得小時候,家隔壁的超大碗滷肉飯,每到下午家門口經常有外省老兵推著攤車,叫賣著小籠包、蔥油餅的,還有每逢週二逛夜市都會吃的鹽酥雞,每到過年老爸從眷村同事家裡帶回來的辣味香腸,還有近幾年夜市必有的平價牛排…

正如焦桐先生所說的,台灣飲食雖然以福建湯湯水水的閩南菜為基調,但因為各種歷史的淵源,加入了非常多的不同元素,融合衍生美麗的混血台灣味,蒙古沒有蒙古烤肉,福州沒有福州麵,四川沒有紅燒牛肉麵,這些都只有台灣才有,是台灣餐飲業者自古以來運用想像力以及創意所發明的,是一種在地融合的移民食物,一種帶有鄉愁的想像食物...

焦桐先生也提到了另一個我關心的話題,那就是讓人懷念過去的古早味,現在物質充裕了,但人們卻開始懷念過去的味道,所謂的古早味指的是遵循古法、慢工出細活的烹飪工序,文明發展並沒有使得我們的生活更文明、更安全可靠,因為工業革命型塑了人們快、多、廉的價值觀,機械化、標準化、集中化的一貫作業,大規模量產保證了市場的利潤,卻也讓手工產業摧毀殆盡,烹飪有時如同談戀愛,急不得;而所謂古早味的餐廳,絕對不是販售懷舊情緒的符號,以為砌了紅磚牆,擺上舊時代的一些裝飾就完成,真正的古早味,應是回歸古早的精髓,講究自然、工序、不便宜行事…

書中也引用了法國廚神Alain Ducasse的一段話,烹飪藝術是一場發現之旅,其中包含了穿越時空的邂逅,對抗遺忘的故事,因此我們走訪小鎮,踩遍市集找尋稀有的材料,跟鍾愛美好蔬菜和鮮嫩家禽的農夫話家常,為保存優良文化、充實既有傳統而努力,讓享受美食的方法更加豐富…

因為長期在內地發展,但每次回家,我總是空著行李箱回台,之後裝了滿滿一大箱子的食物後離開,所有可以帶走的食品都可在行李箱中發現,這是我想念台灣、喜歡台灣食物的表現,有時也會分享給內地的一些朋友,可惜的是很多台灣的美食,因為它必須是新鮮的食材,而且現做現吃,就算某些東西我照著把食材都帶走,還是無法重現那種在地的美味,或許其中亦有些是環境的因素吧,這注定了我每次回到台灣,都像餓死鬼一樣從早吃到晚;近年因為開放自由行,經常有朋友問我,到台灣有哪些美食不能錯過,每每形容的過程,只見我兩眼發亮,邊講邊吞口水…

《台灣味道》其實不適合在深夜閱讀,原因很簡單,因為飢餓感會讓人整夜難眠;其實每個地方都會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味道,其地方特色的美食正把當地文化與歷史的沈澱,以最直接、最透明的方式呈現出來…

原來這個我從小土生土長的地方,竟然有那麼多的美食,是我所不知道的,居然有那麼多的食物,我很久沒有吃過了,是該時候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