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經濟:免費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嗎?-三十而慄

曾幾何時,免費或者永久免費這種口號,已經成為網路上面經常看到的宣傳策略,不管是網路遊戲、即時通、SNS網站、search engine,甚至是連防毒軟體也都打著免費的旗幟行銷,因為沒有什麼比免費更吸引用戶了,何況是在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刻,只是天下有白吃的晚餐嗎?

我們先看看為什麼會有免費這種好事,當我們看到免費的同時,一定會想「免費的,那你要賺什麼?」,而其實就跟提供這種免費服務商背後的商業模式有關了,免費只是一種行銷策略,通常是在一個商業模式形成的初期,為了就是打垮競爭對手,快速的建立市場規模,有了一定market base的時候,隨便下一個機制,就如同灑網一樣,輕易的打撈起一堆魚...

套一句中國的俗語,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免費也往往讓人不放心,甚至免費的東西往往都是最貴的...

想想看,你為什麼會有免費的MSN,免費的Google,免費的Facebook,免費的twitter,免費的網路遊戲,甚至免費取得的盜版軟體使用?

上面所提到的這些免費的網路工具,這些提供商為了讓用戶有最順暢、最好用的體驗,不知道背後需要多少工程師開發,也不知道要投入多少的資金架設server以及bandwidth,而用戶卻只要到他們的網站下載或者使用就可以...

其實免費的產品策略分成幾種,第一種是初期使用的免費,第二種是終身永久免費...

第一種免費的策略,比較讓用戶有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像是早期一些email、blog等這些網路相冊或者空間的提供商,一開始打著免費的旗號,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看著用戶量達到一定規模,而且用戶使用的依賴度以及習慣已經養成,就逐步縮減使用的功能與網路空間容量,並且把這些改成收費的服務,對用戶而言,或多或少因為使用的便利性以及依賴性,所以不得不繳費,但是內心也會有一些不爽,不過也只能認了...

比如說騰訊QQ,這個在中國擁有最多人使用的聊天工具,每項業務初期都是免費的,瞄準現在年輕人趕流行愛攀比的心理,利用這種養套殺的策略,每年賺的飽飽的;而阿里巴巴也是,在阿里巴巴申請註冊的廠商,前三年可免費使用,但若要繼續使用,則必須隨使用服務付費...

第二種免費的策略就相當的高明了,這是一種迂迴戰術,表面上看起來免費,其實是一個無底洞,網路遊戲《征途》就是採用這種策略,甚至被網民視為中國十大燒錢網路遊戲之首,根據《財經時報》的報導,一份來自某網遊公司的資料顯示,以一款平均線上十萬人的網遊為例,傳統的點卡計費模式可以做到人均消費3-4元/天,月收入約達1000萬元;而免費網遊模式收費好的則可以做到人均消費5元/天,月收入達1500萬元...

由最早的盛大《傳奇2》發展到現在,已經幾乎所有的網路遊戲都免費化,但是靠著遊戲中用以過關的道具來銷售,這種增值服務的暴利更是驚人,有遊戲迷提到,這樣的遊戲讓他每個月所花的錢,比之前多出幾倍,而這個過去在遊戲迷同好之間,最可恥的花錢買道具,現在卻受到這些網遊提供商的倡導...

此外,包含防毒殺毒軟體也走上這條路,例如:中國知名的金山、奇虎360安全衛士等,都是打著免費使用的口號,他們不外乎是想以此打擊競爭對手,建立更大的市場規模,而或許他們也藉由防毒專業的角色與擔保,向用戶們介紹一些常用或者好用的軟體,從中向這些軟體收取廣告費,甚至是依據下載安裝數量收費...

而相同的在網路上免費提供Windows修正版、破解版的這些提供網站,諸如前幾個月內地被微軟查抄的番茄花園,或其他的雨林木風,都是相似的操作手法,而這都一再的驗證「免費的才是最貴的」這個道理...

而除了這些外,像MSN、Google、Facebook等,則在其用戶基礎之下建立的龐大的廣告播放系統...

用戶在享用這些免費的資源過程中,或許會不堪其擾,因為何時電腦會出現一個IE廣告,或者莫名奇妙出現一個未知軟體都不知道,而提供商卻從中賺取了不少的廣告收入...

所以千萬不要輕忽使用者付費的這個觀念,當真正看到一個免費服務的時候,還是先想想提供者背後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