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行銷廣告如何避免當冤大頭呢?-三十而慄

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人無時不刻都掛在網路上面,彷如就是失去了電腦與網路活不了似的,人多的地方自然有市場的存在,這就是所謂的眼球經濟,也因此順應潮流,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網路上面做起行銷...

網路廣告有幾個特性,其一是廣告不再是無聊的單向的宣傳,而是一種可以互動式而且彷彿有趣的內容式的置入式的行銷模式,而且網路廣告可以做到定向,做到控制整個廣告投放後的曝光率以及閱讀人數,這對越來越錙銖必較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成本效益評估的最佳方式,廣告的成本可以CPC(cost per click, 或稱PPC,Pay per Click)、CPM、CPS、CPA等方式計算...

表面看起來,網路廣告看起來一切都如此的完美,廣告主依據網站的知名度、流量、排名來選擇所需的廣告平台,並支付「合理的」價格進行行銷,因為負責行銷的人員不再依據自己的印象,很不明確的投放了一些傳統媒體的廣告,而無法很及時、甚至很明確的知道行銷後的效果,一切就如同憑運氣一般...

然而,也就是因為網路廣告有如此明確的數據指標,也因此數據很容易被廣告平台商所操控,前一陣子,我們看到一則新聞,就連全球最知名的Google都被報料廣告點擊數做假用以騙取廣告收入,同時針對這類廣告的爭議一直層出不窮,只是廣告主會知道因為數據被動了手腳而當了冤大頭嗎?

當你在電視上打一個廣告時,你可能難以知道有多少人看了這個廣告,而其中又有多少人因為廣告而購買你的產品,或許真實的數字只有一兩人,但因為不知道,所以你不以為意,而當你因為成本預算的考量投放了一個知名portal網站的廣告,而之後你發現,實際轉換成訂單,或者僅僅只是認識你的品牌的人,只有一兩人,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這些負責播放廣告的網站不得不動一些手腳,讓你覺得廣告有效,而繼續在掏錢出來打廣告,而這種案例不再少數,也因此當你發現純投放只要展示(CPM)或者只要點擊(CPC)的廣告效果都不再真實的時候,就出現了所謂的CPS(sales,一訂單收入量拆成付費)、CPA(Account,一註冊量付費)等方式,但仍然沒有遏止住這種歪風...

那麼如何才能降低被當冤大頭的風險呢?

網路上會有很多所謂的網路廣告聯盟,她們專門到處找網站談合作收購廣告位,並且用廣告包的方案來找尋廣告主,我個人淺見,最好一開始先避開這種廣告聯盟,因為廣告聯盟通常都是網路老手行家,很懂一些流量、點擊與註冊量的操作,而且經常廣告主不會知道廣告究竟投放到哪些網站,而這些網站的虛實又是如何,尤其這些由一些中小網站或者個人網 站所組成的聯盟,通常這些較沒有知名度的網站,或許連流量都是做假出來的,可以想像最後的效果...

應該說最好是選擇有知名度的網站,或許這些知名網站也有不少不為人知的一面,但至少不至於過分誇張,如果嫌一線的知名網站廣告費用過高,可以選擇一些所謂Alexa全球排名在1,000名之內的網站,最好先上Alexa查查網站的虛實,因為這當中很多網站為了排名擠進前一千名,也在流量上動了手腳,因為一千名以內的網站,代表的是一定程度以上流量與知名度,而且最好直接找到有投放意象的網站,而不要透過代理商之類的,因為同前面聯盟的道理...

而且最好不要投放CPC、CPM或者CPA之類的廣告,最好是用CPS這種方式,透過網告平台帶過來的用戶,真實的對你下訂單,實際幫你創造了收入,這也是網路廣告才能達到的效果,而正有一個公司是這樣而興起的,就是目前大陸較知名的凡客誠品...

網路廣告畢竟是一種時勢所需,而只有了解這種狀況才不知於當冤大頭...

原發表在我的百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