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或許才是數位電子書的殺手級應用…-三十而慄

先看看手機閱讀市場的現況,在內地,2007年的調查數據,目前通過手機進行文學閱讀的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並且近兩年來手機文學讀者年均增加80%左右。用手機閱讀文學,已成為部分手機用戶的閱讀習慣;在台灣,最近手機系統營運商的動作頻頻,不過他們的方案都是透過3G下載閱讀為主;至於在歐美呢?由於iphone的上市,結合iphone推出的了類似之前ipod下載MP3的概念,在美國也是引起一波轟動...

這只是證明,手機閱讀電子書還是一個可以期待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些人默默的經營著,此外目前網路上可使用的電子書閱讀器格式很多,但都是屬於「閱讀工具」的階段,鮮少有一個可以稱為真正的產品...

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在這個星球上幾乎人人都有一支手機,而且它幾乎整天跟我們如影隨行,尤其手機遺失的時候,還會讓人感到不安與惶恐,因為它就是每個人與其他人最重要人際關係的連結點,我們可以看看2007年針對亞太地區手機擁有數量的調查,光在東南亞八個開發中國家(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尼、老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越南)手機的擁有量超過13億支的數量,在中國大陸目前手機的量為6億左右,至於在台灣手機的數量比人口數還多...

這個數字看起來真是龐大,也因此所有的廠商都把這個視為一個無限的商機...

但或許把手機視為電子書未來一個重要出路,大家一定會更感受到困惑,因為手機平台比個人電腦複雜多了,又是Symbian,又是Windows Mobile,又是Apple iphone,連Google Android都來湊熱鬧,而且相同的Symbian又有S40、S60、UIQ...等,然後每個手機的顯示器尺寸以及色彩的參數都不一致,難道要為所有的手機型號都客製化嗎?而這怎麼趕得上手機上市的速度呢?

關於這一點,倒是可以思考一下Java Games,雖然在開發過程中,還是需要經過在許多手機上面的測試,不過基本上是滿足一體適用的機制,如果這個前提確立,電子書的閱讀問題就更簡單了...

只是目前網路上眾多的閱讀工具,多半是個人開發出來的軟體工具,未經過廣泛的測試,且商業化以及產品化不足;同時大家認為應該是透過3G或者GPRS方式來取的書籍,至少目前對用戶來說是不太吸引的,試想透過這種服務下載一本15MB(120頁)左右的漫畫,光是下載的時間需要多久?或者頻寬要花多少錢?這只能算電信公司眾多服務的一環,不會是專業電子書公司的服務項目,因為這不符合internet時代的精神,或許應該把手機也視為一台小電腦的概念,比如說透過PC或者wifi上網,或者bluetooth從朋友的手機上取得分享,目前是一個比較可行的培養用戶方式...

如果能夠在上述三點有所突破的話,在手機市場上開拓一片天地大有可為;不過說到這邊,只能說電子書在手機這個市場的未來發展性很大,還不足以說明手機是電子書的killer application...

再來看看電子書與紙本書的閱讀動機差異在哪裡;在床上、在書桌前、在辦公室、或者在咖啡廳內,你會想要用電腦來看一本電子書,還是直接拿一本書起來看呢?似乎打開電腦來看書,讓人覺得有點怪異,就好像脫褲子放屁一般,畢竟打開紙本書感覺比較優雅,不會感覺冰冰冷冷的,閱讀的興致與情緒也比較對味,因為這是人類幾千年來養成的習慣,從這角度看,電子書相對的優勢就是價格而已...

只是如果你是利用很瑣碎的時間呢?比如說陪家人去逛街,出遊搭車在車上,等人等車等飛機的時候,甚至是上班無聊的時候,你總不會一天抱著一本書到處走吧,而這在PSP、NDS這種遊戲機的成功已經得到證實,此時拿出手機來看電子書是一個最佳的閱讀工具,因為空間、時間等主觀條件有限,而手機是你唯一會隨身攜帶的東西,不會是notebook,也不會是電子書閱讀器,手機甚至比路邊書報攤買的報紙雜誌還方便,隨時存放著幾本書,正好打發無聊的空檔...

最後再以商業模式來評定,手機的市場規模量絕對夠大,不論是中文、英文、或者其他語言,都只是一個模式的逐步複製與延伸而已,誰可以做好市場的教育與產品的整合,這個結合了手機以及電子書未來internet的兩大主流,或許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