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全球無差異的年代-三十而慄

如果說旅遊業起碼有一千年歷史,你相信嗎?根據中國古書記載,早在宋都時期,杭州西湖(當時的帝都)已經吸引了萬千遊人擁簇前來觀賞美景,而歷代君主也樂於修築堤道、涼亭、石橋等用以點綴美景,吸引更多遊客來賞遊並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這可這麼解釋,人們來此只為欣賞景色,這就是旅遊的定義。

雖然旅遊業由來已久,甚至還能追溯至更早的羅馬時代,然而並不多見,而且僅限於少數的“景點”;而時至今日,我們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市鎮一個月都看不到遊客了,縱觀全球,旅遊業已經成為一個萬億美元的產業,這個產業一直持續不斷的整合產生新的面貌,而我們卻往往低估了這個結果。全球化概括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對遙遠另一端不同生活的認識和體驗,這種認識也可能是來自電影和網站——因為可以借此觀察到別人的生活方式——但來自旅行中親眼見證的也與日俱增,因旅行已不再是富人的奢侈享受,也是中產階級計畫去做的事情。

這個轉變發生在 1970 年代,此前,旅行到遙遠的地方、體驗全然不同的文化,需耗費大量資源,你不僅需要聯絡人、介紹信、指南書,還需有挑夫搬運行李,也要有人幫忙幫忙換錢匯錢,而且這通常需要準備一筆為數不小的錢財。前去拜訪一個部落都需要充足的籌畫,加上一個專家嚮導來支援,可以說只要離開城市,都算是探險(expedition),而這個探險不是輕易就可完成的,這所有計畫準備的結果是,探險者會將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與家鄉極少重合,這種樂趣不是常人所能負擔,但對於成行的人極其受用,這種行程往往是傳教士、人類學家和探險家的所作所為。

隨著時代的高速進展,今日幾乎人人都能去到天涯海角,不做事前準備也不花太多錢,都可以在三天內抵達世界上最偏遠的地方,這已經不是難事;不用二十四小時,我就能從自己的房間跑到世界上95%的地方,甚至蹲到別人的草屋裡去,而且這可能也就花掉一般人兩個星期左右的薪資收入。但是,隨著走進不同形態的文化——甚至部落生活——已經變得無比容易,這些異國文化卻變成跟家鄉有太多相似,曾經的異域如今不再有了,年輕人都聽著一樣的音樂、看一樣的電影、在學校上一樣的課、使用著一樣的設備,即便是任何國家最遙遠的村落都已經緊緊地連接在一起,而這種半同半異 (semi-different)的世界,正是 NGO 工作者、旅行者、和《Lonely Planet》讀者熟悉的世界。

回顧過去,在六十、七十年代這短短的二十年中,人人都能花很少錢,哪都能去,並且所到之處仍沒有全球化的痕跡,沒有地圖,沒有指南書,沒有餐館、ATM、論壇,連酒店也沒有,一切都是驚喜;我就在那個時代旅行——走得深、走得不同,還走得很便宜。像我這種幾乎身無分文的人也可採用搭乘卡車、開吉普車、划獨木舟,到阿富汗、馬里、印尼的古代島嶼,體驗從裡到外子上都不同的文化,常常連下一座城市或者村落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這就如同只要花很少的錢,就在不同的星球間航行。

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當今地球已幾乎找不到一個沒有全球化痕跡的地方,市場裡賣的東西、大家穿的衣服、國際間通用的標誌、交通、建築,等等,都是明證,即便連旅遊這門生意也全球化了,在你出發之前,你可以根據地理位置閱讀到這顆星球上任何酒店、客棧乃至民宿的評鑒,并根據地圖查看到任何一個城市的最佳推薦指南,找出在該目的地自己最想去的地點。

壞消息是,我們越來越難在世界上找到真正的差異了(雖然還有些四處散落的迷你特色景點來滿足我的探索趣味),而好消息是,你可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便宜又快捷;尤為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地方還保有足夠的差異,讓每次旅行值回票價。旅行這劑藥的作用雖然不如以前,但仍然能夠打破慣常、療愈傷痛、興奮神經,因此我仍然前往異鄉尋找差異,事實上到哪裡都容易,只是你需要更加用心地選擇究竟要去哪裡。

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那個未全球化的世界了,我為此高興,那些曾經與世界絕緣的居民也會高興,我們再也再回不到那個部落裡來了一個外國人就造成巨大衝擊的時代,現在每個村莊都時不時迎來客人,這就好像電會來,遊客就會會出現一樣,這樣的交流每年都有百萬次以上的增加,其所帶動的交流,微妙的發酵,點滴的教育,默默的搭起一座橋樑,到最後,也會展現出跟電力和交通一樣的無窮威力。

本文作者為:Kevin Kelly,經常被簡稱為KK,Wired雜誌的第一任主編,KK具有多重身份:作家、攝影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同時還是亞洲文化、數字文化領域的學者。原文Pre-Globalism發佈在The Techn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