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與客戶端,殊途同歸…-三十而慄

科技的進步除了是一種商業競爭之外,也一步步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過去「摩爾定律」幾乎概括了這一切,一直到了「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又稱雲計算)的概念被提出以及逐步慢慢的實現,我們的生活開始不需要最好的電腦配置(比方:netbook),取而代之的,軟體概念的抬頭,正要接棒演出…

不可否認,雲端的崛起是建構在硬體發展到一定程度之上,因為沒有這些,雲端就如同空中閣樓,但這宣告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軟體接棒的初期,出現了一種兩極化的分歧發展,有人認為應該搶佔雲端(server),有人認為應該搶佔客戶端(client)…

這正是網路發展所帶來的改變,過去,之所以要求較高的電腦硬體配置,這是因為我們需要讓很多軟體同時在客戶端工作,這些軟體中更不乏對於運算處理與記憶體(內存)的要求,所以說我們需要較高的CPU、RAM,甚至還要獨立的顯示卡,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所需要的工具,都取之於「雲端」的時候,或許有些仍需要較高的系統配置,但多數人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終端設備即可,這也就是為何netbook當道,而這是一種硬體設備的退化嗎?當然不是…

雲端運算所呈現給用戶的,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介面,所有的邏輯運算都在server端處理(可以想見server的負載不小),只要連接上網,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處理,比方說Google所推出的線上版office等,以及一些線上版的ERP系統等,這對於用戶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在電腦上裝一堆軟體,只要能夠連上網路,一切都有了,十分的便利;只是對於提供服務的這一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軟體的開發是一個大工程,而且還須要應付一但用戶量龐大時候所產生的server以及bandwidth的負載量,用戶一多系統就變得複雜,更不要說還需要軟體與硬體設備間的整合,所以說要提供雲端服務,有一個很大的技術與資金門檻,因此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能夠真正的做到…

再看看相反的一端,客戶端的想法,這幾年在中國內地,談論雲端的企業不少,但搶佔客戶端的企業也不在少數,仔細觀察,他們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一開始都鎖定單一的功能,比方說:瀏覽器、防毒軟體、輸入法、視頻播放器、P2P下載工具、閱讀器等,而這種基礎下,他們更提供了客制化(customize,或稱訂制化、個性化)的服務,而這是因為這些客戶端軟體,隨時跟server端保持著通信,蒐集了一些用戶的即時資料,並在server端做了一些分析與歸類,用以提供用戶精準化的以及感興趣的內容訊息,甚至也累積用戶的數據,作為其他的商業用戶,比方:精準的廣告投放…

那麼這些客戶端打什麼主意呢?其實他們正在圈地,單一功能的軟體只是一個突破的切入點,甚至其中也有些採取較為惡劣的方式,先設法進駐用戶的電腦客戶端,然後就可以變化很多的花樣,最知名的就是360安全衛士,慢慢的發展出殺毒、瀏覽器…等等整個系列的功能出來,這其實是一個「反整合」以及「整合」的過程,不管是同業或異業,首先避免被潛在競爭對手整合,而後試圖整合別人,也因為本身是一個軟體,所以客制化程度較高,運作上的效能更好,除了有效的降低server的負載外,也充分了運用了客戶端的系統資源(甚至把客戶端當成節點),而這種客戶端與server端的通信,更符合web2.0個性化交互式的需求…

談到這裡,不難想像,客戶端跟雲端其實葫蘆裡賣的膏藥是相同的,試想Google不正是兩手政策嗎?一方面雲端(office等服務),一方面也推出Chrome瀏覽器,這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客戶端與雲端本質上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說雲端需要客戶端這個基礎,Chrome絕對是Google一個很重要的工具,而這應該只是開始,慢慢的這個瀏覽器就會跟Firefox一樣,出現許多的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式(plug-in,或稱插件),用以滿足各種個性化的需求,而這也會讓Google一些線上功能更加的兼顧用戶體驗(user friendly),雲端與客戶端就是如此的相輔相成,一切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加的便利,也滿足各式各樣奇特的要求…

所以說,雖然出發點截然不同,但這兩極化發展,最後還是走到一起,沒有圈地,無法在最後的戰場決勝,沒有雲端,則客戶端也玩不出什麼花樣,就像浩瀚宇宙中一個孤獨的星球罷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有趣,只是想通了,就知道大家玩什麼花樣了…